Uwants TV消閒生活手機討論遊戲地帶影視娛樂校園生活數碼科技寵物樂園學術文化體育世界購物廣場時事投資貼圖影片上班一族美容纖體戀愛婚姻汽車討論站務管理
發帖
註冊 登入/註冊
追帖 打印

清末香江舊影



[隱藏]

回覆 引用 TOP

請教各位高人,這是哪一間廟宇?在九龍城附近的並不太多。照片拍攝於1870年代初

DSC04336.JPG

回覆 引用 TOP


看圖中背景,廟宇位置與白鶴山及獅子山頭幾乎成一直線,可見此廟應位於土瓜灣馬頭涌、馬頭圍一帶。
據記載該處有一廟宇奉祀「北極玄天上帝」,故簡稱:「上帝古廟」。
這廟之來歷,網上有個說法,謂南宋末年,兩位宋帝南遷九龍官富場,在今馬頭圍一帶營建宮殿,人稱「二王殿」。不久二王殿傾毀,鄉民在原址基石上修建了「上帝古廟」。若所說屬實,位置應在下圖中紅圈範圍內。
惜該廟今僅存石門,並於 1962 年遷至露明道法國醫院旁。




[ 本帖最後由 超級人物 於 2012-4-10 02:16 PM 編輯 ]




附件

估計廟宇位置.jpg(205.85 KB)

2012-4-10 02:11 PM

估計廟宇位置.jpg

上帝古廟石門現址.jpg(147.01 KB)

2012-4-10 02:11 PM

上帝古廟石門現址.jpg

回覆 引用 TOP

感謝高人解答。從拍攝角度和位置看,該是北帝廟(上帝古廟)了。請問閣下的地圖出自哪?

回覆 引用 TOP

[隱藏]
Well, if my photo is the same 上帝古廟, then it doesnt looks like HFSIU's temple.

附件

上帝古廟.jpg(67.98 KB)

2012-4-10 06:41 PM

上帝古廟.jpg

回覆 引用 TOP

網上資料說該廟於1896年重修,不知你的照片是不是重修後的古廟。我的照片拍攝於1870年代初。不過地型好像也不同。你的照片背景有點對不上地圖。

回覆 引用 TOP

根據馬頭圍一帶古遺址的展譯,HFSIU兄之診藏可能是ニ王殿山的 ニ王殿村

[ 本帖最後由 x215137 於 2012-4-10 11:01 PM 編輯 ]

附件

馬頭圍一帶古遺址.jpg(99.53 KB)

2012-4-10 11:00 PM

馬頭圍一帶古遺址.jpg

回覆 引用 TOP

看屋頂上的裝飾,應是廟宇,不是村



回覆 引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HFSIU 於 2012-4-10 11:07 PM 發表
看屋頂上的裝飾,應是廟宇,不是村


Sorry sorry, I'm WRONG

由地埋位置來推測,會否是下面的那堆建築羣呢

暫且我們把它歸類為七約( 衙前圍村、沙埔村、衙前塱村、隔坑村、石鼓壟村、打鼓嶺村、大磡村 ) 中的衙前塱吧

[ 本帖最後由 x215137 於 2012-4-11 12:26 AM 編輯 ]

附件

a temple.jpg(356.51 KB)

2012-4-10 11:37 PM

a temple.jpg

遠眺聖山.jpg(109.72 KB)

2012-4-11 12:26 AM

遠眺聖山.jpg

回覆 引用 TOP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HFSIU 於 2012-4-10 11:00 AM 發表
請教各位高人,這是哪一間廟宇?在九龍城附近的並不太多。照片拍攝於1870年代初

7904682

有冇可能是馬頭圍的北帝古廟(現址:北拱街, 原址在青州街與馬頭圍道交界),原址背後有山,廟在山腳,與現址相隔兩條街。

原址在青州街與馬頭圍道交界,從地圖上也能與白鶴山及獅子山成直線。

[ 本帖最後由 alan233 於 2012-10-8 01:53 PM 編輯 ]

附件

9114731.jpg(106.13 KB)

2012-10-8 11:15 AM

9114731.jpg

05.jpg(61.46 KB)

2012-10-8 01:53 PM

青州街

05.jpg

回覆 引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chow3388 於 2011-6-14 01:45 PM 發表
[quote]原帖由 chow3388 於 2011-6-13 11:06 PM 發表

從畢打街碼頭管規巔地洋行(寶順洋行)的蒼桑:
A - 231#照片所見﹐舊顛地洋行右方﹐渣甸洋行左方的樓宇經已拆 ...


畢打街碼頭於1886年重建時特別使用了菲律賓的阿蘭加木 (Aranga wood) 而放棄使用一般硬木,這種木材一般用於建築樁碼頭橋樑,柱子電線桿鋪路磚、地板、室內裝飾窗框家具及工作櫃等,因此當年碼頭的建築成本預算由$10,000 激增至 $14,300,可惜的是更實淨的木亦敵不過填海造地計劃,該碼頭於1894年被拆除。

回覆 引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HFSIU 於 2010-1-30 08:01 PM 發表
拍攝於約1870年的渣旬山全景照(右),
攝影師William Pryor Floyd. 這是由三張照組成的全景照

亦非渣甸山,是禮頓山

[ 本帖最後由 almok 於 2014-10-15 08:57 PM 編輯 ]

附件

0.jpg(168.49 KB)

2014-10-15 08:57 PM

0.jpg

Hello

回覆 引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HFSIU 於 2010-1-30 08:01 PM 發表
拍攝於約1870年的渣旬山大門.
聽說此門現在好像被搬去上水雙魚河,Floyd的

這並非渣甸山大門,這渣甸屋大門位於東角區。

see description:
https://www.flickr.com/photos/nationalarchives/7838440302/in/set-72157631193302238




附件

0.jpg(179.3 KB)

2014-10-15 09:07 PM

0.jpg

Hello

回覆 引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HFSIU 於 2010-1-30 08:02 PM 發表
拍攝於約1870年的渣旬花園.
此建築物便是全景影裏山上的大屋,
又是Floyd

這渣甸花園也是在東角區。
https://www.flickr.com/photos/nationalarchives/7838445160/in/set-72157631193302238

附件

0.jpg(201.31 KB)

2014-10-15 09:12 PM

0.jpg

Hello

回覆 引用 TOP

[隱藏]
引用:
原帖由 HFSIU 於 2010-1-30 07:59 PM 發表

同區almok的渣旬山懷舊帖寫得非常好,
不過早期照片好像不太多,筆者在這補充一下(almok可能都發過的),


拍攝於約1870年的渣旬山全景照(左),
攝影師William Pryor Floyd

百年前人稱的「渣甸山」並不等如現在的「渣甸山」。
百年前人稱的「渣甸山」是指銅鑼灣渣甸街及渣甸坊旁的小山,因地主是英商怡和公司,英文名譯音是「渣甸」。華人因其近鵝頸,稱為「鵝頭山」。
1920年代利氏買了鵝頭山建成利園,人便改稱為「利園山」。

現在的「渣甸山」原名「爛泥山」,Jardine's Lookout 以前稱「渣甸望台」,自銅鑼灣渣甸山名字消失後,「渣甸望台」便漸漸被人稱為「渣甸山」。

附件

0.jpg(98.69 KB)

2015-11-7 03:39 AM

0.jpg

Hello

回覆 引用 TOP



伸延閱讀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
 提示:支持鍵盤翻頁 ←左 右→ 發新話題發佈投票
請先登入
小貼士:
依家可以用“@”tag會員啦!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Uwants.com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Uwants.com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 2003- Uwants.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