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ants TV消閒生活手機討論遊戲地帶影視娛樂校園生活數碼科技寵物樂園學術文化體育世界購物廣場時事投資貼圖影片上班一族美容纖體戀愛婚姻汽車討論站務管理
發帖
註冊 登入/註冊
追帖 打印

●100年前尖沙咀廣東道水師總部對面的店舖●



[隱藏]
(續#1424)

暹羅 (Siam) 的鹿皮出口一直牢牢掌握在日本人手中 直到1628年國王頌曇 (King Songtham) 去世後,他們的領袖山田長政 (Yamada Nagamasa) 捲入了王位繼承所引發的政治衝突,政治動盪導致暹羅 (Siam) 之鹿皮出口停滯,市場真空讓來自福爾摩沙島 (Formosa) 的鹿皮來填補。從1628年到1632年,在福爾摩沙島 (Formosa) 的荷蘭東印度公司 (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 因1628年發生在熱蘭遮城堡 (Fort Zeelandia) 的暴力衝突,而被禁足於日本市場,荷蘭東印度公司 (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 只好允許在日本的華人從事鹿皮貿易。漸漸地,福爾摩沙島 (Formosa) 鹿皮出口利潤與暹羅 (Siam) 鹿皮出口利潤相當。當1635年 (寛永十二年) 德川幕府 (Tokugawa shogunate) 頒布之《第3次鎖國令》生效,大明及荷蘭東印度公司 (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 以外的船隻只能進入長崎 (Nagasaki),另後者與日本的貿易開給恢復,暹羅 (Siam) 之鹿皮出口再也沒有恢復到以前的水平。荷蘭東印度公司 (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 看到了難得的機遇,決心擴大福爾摩沙島 (Formosa) 的鹿皮出口,於是派出多支探險隊前往北部邊境的原住民村莊,尋求開放當地的鹿狩獵場給華人打獵。暹羅 (Siam) 鹿皮出口最終在1640年代初期趨於穩定,荷蘭東印度公司 (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 擴張的動力也隨之減弱。1645年左右,荷蘭東印度公司 (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 建立了一套新的鹿皮收集系統,這種所謂的「村莊租賃」制度保證了華人與原住民的接觸保持在最低限度,同時他們仍然以固定價格向荷蘭東印度公司 (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 提供一定數量的鹿皮。


(註:村莊租賃制度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 (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 統治福爾摩沙島 (Formosa) 的支柱。每年四月,來自大明的華商公開競投每個村莊的獨家貿易權,在支付了一半的競投價後,買家獲得了一枚刻有村莊名稱的銀牌掛在頸上,這是一個標誌,表明他本人被允許在該村進行貿易。根據競投規定,村莊獨家貿易權的租賃者被允許在村莊進行紡織品 (中國棉布(cangan))、大米、鹽和其他種類大明商品的貿易,以及購買上述村莊出產的物品。其他華人未經租賃者明確許可,皆不得在那裡進行任何貿易。)


山田長政 (Yamada Nagamasa) 捲入大城王國 (Ayutthaya Kingdom) 的政治衝突,是源於國王頌曇 (King Songtham) 在1628年12月12日駕崩後引發的亂局。根據國王頌曇 (King Songtham) 的原先的安排,他委任了他的三兒子西紹拉 (Phra Phanpi Sisin) 成為二王 (王位的推定繼承人),但後來經其權傾朝野的表弟巴沙通 (Prasat Thong) 所遊說,國王頌曇 (King Songtham) 改立其長子切塔提拉 (Chetthathirat) 為王位繼承者,這次變動受到朝中的武官反對,巴沙通 (Prasat Thong) 於是向手執日本僱傭兵的山田長政 (Yamada Nagamasa) 尋求支持。國王頌曇 (King Songtham) 於1628年駕崩後,切塔提拉 (Chetthathirat) 依照遺詔繼任成為國王,經巴沙通 (Prasat Thong) 的唆使下對早前反對切塔提拉 (Chetthathirat) 繼任的朝臣進行大清算,當中不少朝臣被處決,巴沙通 (Prasat Thong) 繼任為朝中的武官,他為了獲得大城王國 (Ayutthaya Kingdom) 的日本僑民的支持,於是授與山田長政 (Yamada Nagamasa) 「握雅社那披穆」 (Okya Senaphimok) 的名銜,山田長政 (Yamada Nagamasa) 因而可以向途經昭拍耶河 (Chao Phraya River) 的船隻徵收賦稅。

失落王位的西紹拉 (Phra Phanpi Sisin) 為了逃避清算而出家為僧,但巴沙通 (Prasat Thong) 並未有放過他,巴沙通 (Prasat Thong) 引誘他進宮,以他脫去袈裟穿著王室裝束為罪名把他拿下,最後把他充軍到大城王國 (Ayutthaya Kingdom) 北部的碧差汶府 (Phetchabun) 再把他投入井中,目的是要把他餓死於井內,但西紹拉 (Phra Phanpi Sisin) 命不該絕,他被一位僧侶救出,為免東窗事發,僧侶找來一具屍體投入井中掉包。西紹拉 (Phra Phanpi Sisin) 隨後在碧差汶府 (Phetchabun) 組織叛亂,巴沙通 (Prasat Thong) 於是派遣貴族握雅甘亨 (Okya Kamhaeng) 聯同山田長政 (Yamada Nagamasa) 帶領日本僱傭兵前往平亂,叛軍被擊潰後,西紹拉 (Phra Phanpi Sisin) 被日本僱傭兵生擒,他其後被押往大城府 (Ayutthaya) 處決。


西紹拉 (Phra Phanpi Sisin) 被處決後,巴沙通 (Prasat Thong) 掌控朝野。1629年,他的父親去世並舉行了持續數天盛大的葬禮,他父親的骨灰竟然按照皇室獨有的葬禮禮儀進行了兩次火化。同一天,16歲的國王切塔提拉 (King Chetthathirat) 召集所有貴族覲見,但他們都因去參加了巴沙通 (Prasat Thong) 父親的葬禮而缺席,這讓國王非常不高興,國王更威脅要懲罰巴沙通 (Prasat Thong) 及缺席的所有大臣和官員,但巴沙通 (Prasat Thong) 的盟友貿易大臣握雅普拉克朗 (Okya Phraklang) 設法了安撫國王,並讓他相信巴沙通 (Prasat Thong) 是無辜的。當巴沙通 (Prasat Thong) 獲悉國王切塔提拉 (King Chetthathirat) 曾打算對他作出懲罰後,於是立即率領軍隊攻入宮殿,國王切塔提拉 (King Chetthathirat) 在毫無防備下逃跑,但最後仍被俘虜和處決。巴沙通 (Prasat Thong) 在國王切塔提拉 (King Chetthathirat) 死後任命國王11歲的皇弟阿蒂塔亞翁 (Athittayawong) 王子繼位,巴沙通 (Prasat Thong) 擔任新的傀儡國王之攝政王,並為自己加冕為二王 (王位的推定繼承人)。

攝政王巴沙通 (Prasat Thong) 掌權後對昔日的盟友進行清洗,因為他們都不滿巴沙通 (Prasat Thong) 意欲奪取王位,他率先以叛國罪將貴族握雅甘亨 (Okya Kamhaeng) 處決,巴沙通 (Prasat Thong) 又以大城府 (Ayutthaya) 的華商對日本人壟斷貿易之不滿,怪罪於剛從日本回來的山田長政 (Yamada Nagamasa) (
見#1414),巴沙通 (Prasat Thong) 以此為由把山田長政 (Yamada Nagamasa) 調離大城府 (Ayutthaya),委任他為南部六昆 (Ligor) (今稱那空是貪瑪叻 (Nakhon Si Thammarat),位於泰國南部馬來半島) 的總督,當山田長政 (Yamada Nagamasa) 離開大城府 (Ayutthaya) 後,僅僅登基一個月的阿蒂塔亞翁 (Athittayawong) 就被廢黜並隨後處決,巴沙通 (Prasat Thong) 將自己加冕為新任暹羅國王。山田長政 (Yamada Nagamasa) 對巴沙通 (Prasat Thong) 再次犯下弒君罪大怒並打算起兵討伐,但他卻被先下手為強的巴沙通 (Prasat Thong) 派人毒殺,其後巴沙通 (Prasat Thong) 把所有在大城府 (Ayutthaya) 的日本人驅逐出境。

德川幕府 (Tokugawa shogunate) 於1614年1月27日頒佈《關於從日本驅逐所有傳教士》(“Statement on the Expulsion of the Bataren”) 後 (見#1400),被流放的基督徒及傳教士除了一部份逃往暹羅 (Siam) 外,還有一批人選擇前往澳門 (Macao)。在長崎 (Nagasaki),聚集著一批已經等待了幾個月將被驅逐出境的傳教士,他們不祈求德川家康 (Tokugawa Ieyasu) 會撤銷頒給他們的驅逐令,卻盼望至少允許一些神父能留在長崎 (Nagasaki) 以便照顧當地葡萄牙商人。另一方面,德川家康 (Tokugawa Ieyasu) 並沒有急著立即一次過驅逐傳教士出境,或許他是擔心從澳門 (Macao) 來的船隻自此不敢再停靠長崎 (Nagasaki) 的港口。據傳聞,德川家康 (Tokugawa Ieyasu) 和長崎 (Nagasaki) 奉行 (Bugyō) 長谷川藤広 (Hasegawa Fujihiro) 一直都在焦急地等待有沒有澳門 (Macao) 的船隻到來。

當基督徒和傳教士都相信不會再有人提出援手,他們只好祈求上帝,希望能避開即將降臨的災難,他們組織了一次盛大的遊行,從耶穌升天節 (the Feast of the Ascension) 開始一直持續到基督聖體聖血節 (the Feast of Corpus Christi),共長達3個星期,他們祈求上主能使驅逐令撤銷,當地的異教徒卻懷疑這次遊行是屬於示威活動, 於是向德川家康 (Tokugawa Ieyasu) 作出稟報,指他們的遊行有跡象是明顯且有計劃的叛亂,德川家康 (Tokugawa Ieyasu) 於是派出遠征軍去鎮壓這場「叛亂」,但軍隊最後卻發現這些純粹的宗教遊行並沒有什麼可怕。


(續見#1427)

[ 本帖最後由 wantus 於 2024-7-16 04:00 PM 編輯 ]

回覆 引用 TOP

(續#1426)

(註: 儘管《關於從日本驅逐所有傳教士》(“Statement on the Expulsion of the Bataren”) 的法令是針對所有基督教傳教士,但耶穌會 (Jesuits) 這個在日本人數最多、活動時間最長的教派,卻遭到了托缽僧 (mendicant friars) 的嚴厲批評,他們指責耶穌會 (Jesuits) 破壞了德川幕府 (Tokugawa shogunate) 與基督教傳教士之間的關係。在法令頒佈後的第二年,西班牙的方濟會托缽修會修士 (Franciscan Friar) 塞巴斯蒂昂•德•聖佩德羅 (Sebastião de São Pedro) 寫了一篇題為《日本天皇為何將所有神父驅逐出他的王國之原因彙編》 ("Recopilação das causas porque o imperador do Japão desterrou de seus reinos todos os Padres") 的論文,該論文談及德川秀忠 (Tokugawa Hidetada) 及德川家康 (Tokugawa Ieyasu) 在日本實施禁教的動機,據該修士稱,耶穌會士 (Jesuits) 參與葡萄牙人進行之澳門 (Macao) 與長崎 (Nagasaki) 之間的貿易,引起了他們與勢力強大的日本商人之利益衝突,而這些日本商人對長崎 (Nagasaki) 當局擁有相當大的政治影響力。此外,耶穌會士 (Jesuits) 在絲綢貿易中亦與插手其中的長崎 (Nagasaki) 奉行 (Bugyō) 長谷川藤広 (Hasegawa Fujihiro) 不和,後者因而遷怒於整個基督教世界。

然而,在1617年,日本和中國的耶穌會教省 (the Jesuit Provincial of Japan and China) 省長瓦倫丁•德•卡爾瓦略神父 (Valentim de Carvalho) 寫了一封辯解書,以回應塞巴斯蒂昂•德•聖佩德羅 (Sebastião de São Pedro) 的指控,他並將其以西班牙文書寫的論文翻譯成葡萄牙文。在辯解書中,瓦倫丁•德•卡爾瓦略神父 (Valentim de Carvalho) 並沒有否認耶穌會士 (Jesuits) 參與生絲貿易,因為他們與葡萄牙商人和澳門 (Macao) 當局簽訂的協議是公開和官方的,耶穌會士 (Jesuits) 參與生絲貿易是有其必要性 (即籌集資金以資助日本的傳教活動) 以及合法性 (這些協議得到了羅馬天主教當局的授權)。瓦倫丁•德•卡爾瓦略神父 (Valentim de Carvalho) 也對德川幕府 (Tokugawa shogunate) 頒佈上述1614年法令的原因作出了自己的解釋。在辯解書的最後,他總結道:「我們相信該法令所頒佈的真正原因是《國家理由》 ("Reason of State") (出現在15世紀末,一直流行到 18世紀政府思維方式,但它指的是統治者有權以違背自然法 (道德理論與法學理論) 和實證法 (個人或團體特定權利的確立) 規定的方式行事,目的是獲得、維護和加強國家的統治),以及日本領主對我們計劃以傳播福音為藉口而接管他們的王國的懷疑。」)


最終在1614年6月,當一艘澳門 (Macao) 來的船隻在長崎 (Nagasaki) 下錨時,德川家康 (Tokugawa Ieyasu) 和長崎 (Nagasaki) 奉行 (Bugyō) 長谷川藤広 (Hasegawa Fujihiro) 的憂慮一掃而空。另一方面,這艘澳門 (Macao) 來的船隻帶來了給傳教士最後的希望,他們敦促船長派遣使者帶著豐厚的禮物前往探訪德川家康 (Tokugawa Ieyasu),以便平息他的憤怒,使者抵步後受到親切的歡迎,但當他代表傳教士提出收回成命之請求時,德川家康 (Tokugawa Ieyasu) 十分生氣並斷然拒絕會考慮使者的這個提議。當這個壞消息傳到長崎 (Nagasaki) 前,長谷川藤広 (Hasegawa Fujihiro) 早已奉命做好最後的準備去驅逐傳教士。1614年10月27日,基督徒和傳教士被告知是時候要離開長崎 (Nagasaki) 了,他們獲安排暫住在岸邊的草屋裡,直到船隻離開。與此同時,所有尚未被摧毀的教堂開始被拆卸,拆除下來的材料全被燒毀。

那艘澳門 (Macao) 來的船隻因為需時裝卸船上的貨物,所以會在長崎 (Nagasaki) 的港口停留幾個月,但由於德川家康 (Tokugawa Ieyasu) 堅持要立即驅逐傳教士,唯一考慮可以使用的船隻就是一些破舊的帆船。1614年1月7日及8日,貴族傳教士內藤茱利亞 (Prioress Julia Naito) 和她的教會姐妹們 (
見#1400) 以及一些著名的日本基督徒不得不登上這些破舊的帆船, 其中兩艘帆船會駛往馬尼拉 (Manila),另外3艘帆船會駛往澳門 (Macao) 和暹羅 (Siam)。62名耶穌會士 (Jesuits) 當中,有33位神父會前往澳門 (Macao);另外8位神父、15位名教會中的日本弟兄和15名傳道師 (dojiku) 會前往馬尼拉 (Manila);而18位神父和9名教會中的弟兄則會留在了日本。耶穌會士 (Jesuits) 兼日本和中國的耶穌會教省 (the Jesuit Provincial of Japan and China) 省長瓦倫丁•德•卡爾瓦略神父 (Valentim de Carvalho) 則登上了一艘前往澳門 (Macao) 之帆船,他希望能在途中的荒島下船並伺機返回日本,這最後證明是不可能的。然而,一些托缽修會修士 (friars) 和7名日本教區神父 (secular priests) 中的5人卻設法以這種方式重回被他們所遺棄的羊群。最後全日本至少還有37名神父留下來,當中包括5名教區神父 (secular priests)、7名道明會 (Dominicans) 神父、6名方濟各會 (Franciscans) 神父、1名奧思定會 (Augustinian) 神父和18名耶穌會士 (Jesuits)。耶穌會士 (Jesuits) 曾要求允許臨終的梅斯基塔神父 (Father Diogo de Mesquita) (他曾伴隨第一個前赴歐洲的日本使團 (見#1363)) 暫時留下來,直到澳門 (Macao) 來的船隻完成裝卸貨物後一併離開長崎 (Nagasaki),但可惜事與願違,梅斯基塔神父 (Father Diogo de Mesquita) 在該船起航之前的1614年11月4日就在長崎 (Nagasaki) 的沙灘上去世了。

1600年代的澳門 (Macao) 被視為東亞的羅馬 (Rome) ,這座城市是往東亞傳教的神父之出發地,另一方面,澳門 (Macao) 的另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它作為商業轉口港和世界地區商業航線中的主要停靠港,由於利潤豐厚的澳門 (Macao) /長崎 (Nagasaki) 航線被終止, 澳門 (Macao) 居民必須尋找替代航線以維持生計。從1615年起,一些新航線被開闢,例如連接澳門 (Macao) 與印度支那 (Indo-China) 和印度港口的航線。很自然地,日本傳教士將其傳教目標轉向印度支那 (Indo-China),該地區開始有大量的日本基督徒定居,正如1620年代和1630年代的柬埔寨 (Cambodia)。

此外,有不少逃離長崎 (Nagasaki) 的日本傳教士選擇留在澳門 (Macao),他們和一些見習修士投靠於澳門聖保祿學院 (St. Paul's College of Macau)。在1616年,澳門聖保祿學院 (St. Paul's College of Macau) 之96位傳教士中,來自日本的神父有33人,修士有26人,他們之中有3名神父和21名修士是日本人,這些修士被賦予了重新學習基督教教義的機會,他們所使用書本用上了日本書法和語言,這有助於他們吸收基督教知識,這些傳教士及修士於1617年至1621年間一直留在澳門 (Macao) 好幾年了, 他們被安排參與傳教使團所進行的福音活動。


(續見#1428)

[ 本帖最後由 wantus 於 2024-7-24 02:51 PM 編輯 ]

回覆 引用 TOP

(續#1427)

居住在澳門 (Macao) 的日本人不僅是一般逃難的平民,還有一些是平信徒 (教會中絕大多數未被授以聖職的一般信徒),在那裡,他們並不聚居在日本人慣常居住的地方,而是散居於整個城市不同的住宅區中。在澳門 (Macao) 尋求庇護的日本人群體核心主要是基督徒,他們顯然不覺得有必要跟隨他們流散於東南亞同胞那樣聚居在一起,以便可以互相照應,這些新澳門 (Macao) 居民對於「信仰上的兄弟」所帶來的團結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他們認為同舟共濟就是本份,就如在他們被驅逐離開日本時同胞為他們提供了賴以生存的必需品一樣。此外,他們又認為在澳門 (Macao) 高調行事會惹來別人對日本人之高度關注,這會為他們帶來不受歡迎的曝光度,必然會引起大明朝廷的反應。

1623年,德川幕府 (Tokugawa shogunate) 把與日本本土婦女結婚的葡萄牙人驅逐出日本,他們只得帶著他們的孩子逃亡,例如在1627年,就有5名日本貴族連同他們的整個家庭都被移交給葡萄牙人,葡萄牙人只好將把他們帶到澳門 (Macao),然後從那裡帶他們到果阿 (Goa),德川幕府 (Tokugawa shogunate) 表示,如果葡萄牙人不這樣做,他們的所有商品將會被沒收,而這5個家庭被驅逐的理由是他們都是基督徒,如未能前往果阿 (Goa),他們最終可能流落在澳門 (Macao)。9年後,也就是1636年,澳門 (Macao) 見證了大約有287名歐亞裔混血孩子,連同他們的日本母親逃亡到當地。

1630年代和1640年代,澳門 (Macao) 的日本基督徒人數足以支持在當地設立一所神學院,可以供那些希望踏上宗教之路的人修讀神學。1623年葡萄牙耶穌會士 (Jesuits) 兼日本教省 (Provincial of Japan) 會長弗朗西斯科•帕切科神父 (Francisco de Pacheco) 下令在澳門聖保祿學院 (St. Paul's College of Macao) 內建立聖依納爵神學院 (St. Ignatius Seminary),以便培訓日本到來的神職人員,聖依納爵神學院 (St. Ignatius Seminary) 建院之12,000兩白銀資金是捐贈自逃亡到澳門 (Macao) 的日本神父克利斯托旺•桑托斯 (Paulo Cristóvão dos Satos),他希望神學院能幫助剛抵達澳門 (Macao) 的12名日本兒童的,傳教士希望他們長大後能被授以聖職,並在日本重新開啟傳教之門後派他們去日本傳教。 1651年,其中兩名男孩已經成為耶穌會 (Jesuits) 的成員。


最早大批逃亡離開日本的基督徒是始於豐臣秀吉 (Toyotomi Hideyoshi) 在1587年7月24日下達《伴天連追放令》("Bateren Edict") 之後,該追放令把天主教定性為邪教 (見#1363) 。1592年,當時在長崎 (Nagasaki) 傳教的耶穌會 (Jesuits) 傳教士范禮安 (Alessandro Valignano) 決​​定在日本以外建立一所宗教大學供日本學生入讀,最後他在印度的果阿 (Goa) 及澳門 (Macao) 兩個地方中選擇了後者,而這所於1594年落成的大學被命名為澳門聖保祿學院 (St. Paul's College of Macao),它成為遠東第一所為傳教士提供訓練為目的和促進宗教信仰和人文文化在整個亞洲的傳播之大學,早年那裡所訓練出來的神學家大部份都是日本人。

及至1597年2月5日,26名天主教徒被帶往長崎 (Nagasaki) 西坂 (Nishisaka) 的山丘上釘在十字架上處決 (
見#1364),這引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日本教區耶穌會 (Jesuits) 與方濟各會 (Franciscans) 之間激烈的指摘,雙方都指責對方引致「聖菲利普號」 (San Felipe) 於1596年被扣押 (見#1363) 及隨後26名天主教徒在長崎 (Nagasaki) 被處決。據葡萄牙人稱,「聖菲利普號」 (San Felipe) 之西班牙領航員的言詞激怒了豐臣秀吉 (Toyotomi Hideyoshi),促使他採取了激烈的行動。西班牙人說並非如此,真正的原因是葡萄牙人散播西班牙人是強盜和海盜的消息。宗教界也加入了這場沉悶的爭論,根據耶穌會士 (Jesuits) 的說法,方濟各會修士 (Franciscan friars) 們忽視了所有的警告信號,他們公開地講道帶給他們自己和耶穌會士 (Jesuits) 麻煩,方濟各會修士 (Franciscan friars) 則反擊耶穌會士 (Jesuits) 在德川幕府 (Tokugawa shogunate) 誹謗他們。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有部份日本基督徒決定離開日本前往澳門 (Macao),投靠那裡的澳門聖保祿學院 (St. Paul's College of Macao)。

1597年,日本天主教大分教區 (Diocese of Funai) 助理主教 (Coadjutor bishop) 路易斯•塞爾凱拉 (Luís de Cerqueira) 在澳門 (Macao) 為第一批日本人授與神職,這些日本人均在澳門聖保祿學院 (St. Paul's College of Macao) 修讀。曾經在澳門聖保祿學院 (St. Paul's College of Macao) 修讀神學的包括一名叫塞巴斯蒂安•木村 (Sebastian Kimura) 的日本人,他的祖父是第一位接受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洗禮的日本人安托萬•木村 (Antonio Kimura),在1550年,當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離開鹿兒島 (Kagoshima) 途經平戶 (Hirado/ Firando) 前往京都  (Kyoto) 欲與後奈良天皇 (Emperor Go-Nara) 會面其間,他獲肥前國 (Hizen Province) 大名 (daimyō) 松浦隆信 (Matsura Takanobu) 安排寄居於安托萬•木村 (Antonio Kimura) 的武士家庭,自此天主教與這個家庭連結起來。

塞巴斯蒂安•木村 (Sebastian Kimura) 於12歲時成為天主教神父的助手,1580年,時年15歲的他就讀於耶穌會 (Jesuits) 傳教士范禮安 (Alessandro Valignano) 在長崎 (Nagasaki) 附近有馬 (Arima) 所創立的耶穌會 (Jesuits) 神學院,1585年,塞巴斯蒂安•木村 (Sebastian Kimura) 加入了耶穌會 (Jesuits)。自豐臣秀吉 (Toyotomi Hideyoshi) 在1587年7月24日下達《伴天連追放令》("Bateren Edict") 之後,由於地方的大名 (daimyō) 都曾接受過天主教洗禮,這些地區有關落實驅逐基督教傳教士的追放令要經過很多年才能成功在此頒布,在這種情況下,塞巴斯蒂安•木村 (Sebastian Kimura) 在島原藩 (Shimabara Domain) 和天草 (Amakusa) 等「法外之地」繼續學習神學 (見#1369)。1597年,他獲安排前往澳門 (Macao) 成為第一批日本基督徒入讀澳門聖保祿學院 (St. Paul's College of Macao)。

1600年,即德川家康 (Tokugawa Ieyasu) 在關原之戰 (Battle of Sekigahara) 後同年成為真正的霸主,塞巴斯蒂安•木村 (Sebastian Kimura) 從澳門 (Macao) 回到日本。1601年9月,36歲的他被授以牧師的聖職,他首先被分配到平戶 (Hirado/ Firando) 的河内浦 (Kawachinoura) 傳道。但1614年,德川幕府 (Tokugawa shogunate) 對基督徒的迫害加劇,許多神父被驅逐出境,但仍有相當多的信徒繼續秘密地進行禮拜。塞巴斯蒂安•木村 (Sebastian Kimura) 非常善於偽裝自己,以便能夠到家宅和監獄中主持聖禮,他的宗教活動很快就成為德川幕府 (Tokugawa shogunate) 逮捕的目標,但他未有聽從上級指示離開長崎 (Nagasaki)。1621年6月29日,塞巴斯蒂安·木村 (Sebastian Kimura) 被一名女僕出賣並舉報,這名女僕是作為奴隸從朝鮮被帶到日本的,她相信這樣做就能贏得自由。1622年9月初,塞巴斯蒂安·木村 (Sebastian Kimura) 與意大利熱那亞人 (Genovese) 查爾斯•斯皮諾拉神父 (Father Charles Spinola) 及其他信徒被捕,他們被送往鈴田 (Suzuta) 並與其他神父監禁在一起,1622年9月9日,9名耶穌會士 (Jesuits) 與同被囚禁於鈴田 (Suzuta) 的其他24人,每人頸項上都套著一根繩子,穿著黑色長衣的耶穌會士 (Jesuits) 在400名士兵的護送下被帶到西坂山 (Hill of Nishizaka),他們在那裡等待來自城裡的另外33名基督徒囚犯,當兩組人見面時,他們擁抱在一起。最後所有宗教領袖均被判慢火死刑,其他基督徒則被判斬首。當查爾斯•斯皮諾拉神父 (Father Charles Spinola) 被綁在火刑柱上時,他吟誦了《萬民讚美主》("Praise the Lord, All You Nations") 的詩篇,殉道者們也一起跟隨唱起了這一首感謝上帝的聖詩,火被點燃了,但木頭的排列方式是為了延長受害者的痛苦,查爾斯•斯皮諾拉神父 (Father Charles Spinola) 在半小時內去世,因為他在被監禁4年後身體極度虛弱,木塞巴斯蒂安·木村 (Sebastian Kimura) 忍難了3個小時,是最後一個殉教的人,在此期間,他未有掙扎,他的軀體呈十字形伸展。1867年7月7日,這9名耶穌會士 (Jesuits) 與其他人成為205名日本宗教迫害殉道者,獲教宗庇護九世 (Pope Pius IX) 被冊封為真福 (Beato) (見#1396)。

(續見#1429)

[ 本帖最後由 wantus 於 2024-8-2 08:34 PM 編輯 ]




回覆 引用 TOP

(續#1428)

1578年,耶穌會 (Jesuits) 傳教士范禮安 (Alessandro Valignano) 創建的聖母院會館 (Home Residence of the Holy Mother of God) 失火被焚,翌年在花園重建。1582年耶穌會 (Jesuits) 在聖保祿山 (St. Paul Hill) 上修建了一座新教堂,1594年落成的澳門聖保祿學院 (St. Paul's College of Macao) 附屬於這座教堂。1601年,聖保祿山 (St. Paul Hill) 發生了另一場更具破壞性的火災,這場火災無可挽回地吞噬了教堂和澳門聖保祿學院 (St. Paul's College of Macao) 的四分之三地方,澳門聖保祿學院 (St. Paul's College of Macao) 的第三任院長兼教區首席神父瓦倫廷•卡瓦略神父 (Valentim de Carvalho) 成立了一個居民委員會統籌重建事宜,在委員會主管的協調下,澳門 (Macao) 議事會 (Senado) 同意撥出了運往日本的商業貨運收入的百份之0.5,相當於6,260法國圖爾鎊 (Tournois pounds),在日本西部的銀礦石見銀山 (Iwami Silver Mine) (
見#1370之附圖二及三) 購買了一噸多白銀,用於建造成本。教堂重建工程在耶穌會 (Jesuits) 傳教士范禮安 (Alessandro Valignano) 指導下委派了上文提及後來殉教的查爾斯•斯皮諾拉神父 (Father Charles Spinola) (見#1428) 為建築師。

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於1601年開始建造,1602年舉行了奠基典禮,教堂左側基石上以拉丁文鐫刻有「澳門城1602年興建此教堂奉祀大聖母」(Virgini Magnae Matri Civitas Macaensis libens posuit anno 1602) 的銘文,1603年,教堂之內部工程完成,同年的平安夜舉行了開堂儀式,由耶穌會 (Jesuits) 傳教士范禮安 (Alessandro Valignano) 主持儀式,被祝聖的聖體從臨時教堂移走,在這個莊嚴的儀式上,約60名耶穌會 (Jesuits) 信徒組成的遊行隊伍穿過住宅區的主要街道,隨行的神父和教會弟兄抬著5個裝有澳門聖保祿學院 (St. Paul's College of Macao) 遺物和圖像的棺架。這次儀式除了象徵耶穌會 (Jesuits) 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開幕之外,亦是信徒們的對教堂最終竣工的慶祝活動。雖然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於1603年開堂,但工程尚未結束,教堂內部、立面和通往澳門聖保祿學院 (St. Paul's College of Macao) 之新側入口還有更多工作要做,教堂的裝修如裝設祭壇都是後來才進行的。

毗鄰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通往澳門聖保祿學院 (St. Paul's College of Macao) 的入口於1604年竣工,而教堂正面於1637年才完工,其雕塑直至1644年才完成。1608年,教堂的主體仍然發生了改動。教堂之聖方濟各聖堂 (Chapel of St. Francis Xavier) 直到1689年才竣工,該聖堂內曾收藏了基督教在亞洲最神聖的文物 - 聖髑,一個銀聖物盒裡藏著聖方濟各沙勿略 (St. Francis Xavier) 肘部至肩膀間的部份臂骨。聖方濟各沙勿略 (St. Francis Xavier) 在日本傳教後打算經廣州北上欲覲見大明皇帝,但他在途中發高燒,1552年8月,在葡萄牙人聚居地善尊海島 (St. John's Island) (今天稱為江門市的上川島) (見#1181) 等待接他上廣州的商人因怕會在廣州惹事生非而取消行程,壯志未酬的聖方濟各沙勿略 (St. Francis Xavier) 於1552年12月3日確診感染瘧疾,在其滯留的善尊海島 (St. John's Island) 上之茅蘆病逝,他的華人中文翻譯安東尼奧 (Antonio) 與1名葡萄牙人及兩名奴隸從船上取得一套祭衣為聖方濟各沙勿略 (St. Francis Xavier) 穿上,並將屍體放入木棺,下葬於善尊海島 (St. John's Island) 的海灘,因屍體仍未腐化,東尼奧 (Antonio) 只好把靈柩先後運到馬六甲 (Malacca) 及印度果阿 (Goa) 移葬,聖方濟各沙勿略 (St. Francis Xavier) 的大部分遺體都保存在果阿 (Goa) 舊城慈悲耶穌大殿 (Basilica of Bom Jesus) 的大理石陵墓之甕中,自16世紀以來,一些小骨頭和頭髮被從甕中取出,並作為聖物運送到世界各地的教堂存放,例如其右前臂到肘部的骨頭於1614年被移走並被送往羅馬 (Rome) 耶穌堂 (Church of the Gesù) (耶穌會 (Jesuits) 在那裡的首座教堂) 安放,在那裡接受崇拜超過400年,1619年,從肘部至肩膀間的右臂骨頭在果阿 (Goa) 被拔除後分成3塊,一部份被送往交趾 (Cochin) (現在越南南部) 耶穌會 (Jesuits) 之神學院,另一部份被運送去馬六甲 (Malacca) 另一所耶穌會 (Jesuits) 之神學院存放,可惜兩地的聖髑在荷蘭人入侵後丟失。第三部份的聖髑本來是於同年被運送往日本,但日本的宗教迫害迫使教會把聖髑運回果阿 (Goa),後來再輾轉運送到澳門 (Macao) 之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後將其保存在聖方濟各聖堂 (Chapel of St. Francis Xavier) 直至1835年的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大火前移離,這件聖物後來從1978年起一直保存在路環 (Coloane) 於1928年改建的聖方濟各聖堂 (St Francis Xavier Church) 數十年,聖髑現存放於聖若瑟修院及聖堂 (St. Joseph's Seminary and Church) 內。

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內部有15幅畫作,其中一些描繪宗教主題的畫作是由日本人和華人畫家所繪畫的,他們學習了西方的油畫技巧和明暗對比技術,而這些繪畫技巧在西方傳教士到來之前對華人來說也是未曾認識的。這些畫家大多是師承意大利畫家兼耶穌會 (Jesuits) 傳教士喬瓦尼•尼古拉奧 (Giovanni Niccolò),喬瓦尼•尼古拉奧 (Giovanni Niccolò) 於1582年7月經果阿 (Goa)、馬六甲 (Malacca) 及澳門 (Macao) 抵達長崎 (Nagasaki),1590年,他在長崎 (Nagasaki) 開設了一間神學院畫坊 (Seminario dos pintores),教授日本基督徒繪畫以聖經故事為題的油畫,當年他是唯一一個留日的西方畫家,因為當時日本正發生內戰,他的神學院畫坊 (Seminario dos pintores) 多次遷移到不同地方如熊本 (Kumamoto) 以逃避戰火,他的日本學生並沒有做到原創新的畫作,而是忠實地複製西方藝術品,主要繪畫類似西班牙的殖民版畫藝術品,他們的畫作確實可以與歐洲的畫作相媲美。後來他的學生不僅包括日本人,還包括歐洲人和華人,他們學習了從油畫到水彩畫的各種繪畫技巧。由於德川幕府 (Tokugawa shogunate) 於1614年1月27日頒佈《關於從日本驅逐所有傳教士》(“Statement on the Expulsion of the Bataren”),並對基督徒進行迫害,喬瓦尼•尼古拉奧 (Giovanni Niccolò) 和他的一些學生被迫逃往澳門 (Macao),當中部份學生為新落成的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繪製油畫,喬瓦尼•尼古拉奧 (Giovanni Niccolò) 後來在澳門聖保祿學院 (St. Paul's College of Macao) 設立美術學校。

根據曾到訪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的何塞•蒙塔納神父 (Father Jose Montana) 所描述,教堂的主要部分寬度為84掌 (palms) (約21英呎),長度為160掌(palms) (約40英呎),由每行有4根柱子共8根柱子支撐,柱子皆由厚實的木材製成,而柱子之高度大約為50掌 (palms) (約12.5英呎),柱子於颱風吹襲後被毀。主禮拜堂之寬度為44掌 (palms) (約11英呎),長度為62掌(palms) (約15.5英呎),它和兩邊的兩個小禮拜堂都以來自日本稱為「船木」 (funaki) 的優質木材作裝飾。

此外,根據英國商務官員彼特•芒迪 (Peter Mundy) 於1637年對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的描述:「附屬於澳門聖保祿學院 (St. Paul's College of Macao) 的教堂之屋頂是我記憶中見過的最美麗的拱門, 唐人技師的木頭雕刻做工精良,並塗上精美的顏色,如朱紅色、天藍色等,木頭雕刻分為正方形, 在每個方塊的連接處都有許多巨大的玫瑰雕刻,其花瓣和葉一個折疊著一個,逐漸減少直至全部結束在旋鈕中,旋鈕最寬的直徑接近一碼,與從屋頂垂下的圓球飾接連成直角。」


(註:英國商務官員彼特•芒迪 (Peter Mundy) 的船隊於1636年4月14日離開英國唐斯 (Downs) 港,在1637年6月28日抵達澳門 (Macao),他轉交國王查理二世 (King Charles II ) 的一封信給澳督多明戈斯•羅郎也 (Domingos da Câmara de Noronha) 和澳門議事會 (Senado)。)


(續見#1431)

[ 本帖最後由 wantus 於 2024-8-15 09:43 AM 編輯 ]

回覆 引用 TOP

[隱藏]
(#1429之附圖)

圖一:

耶穌會 (Jesuits) 傳教士范禮安 (Alessandro Valignano) 在長崎 (Nagasaki) 的銅像

圖二:

查爾斯•斯皮諾拉神父 (Father Charles Spinola) 被火刑處決之版畫


來自:大英博物館 (The British Museum)

圖三:

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重塑之3D內視圖


來自: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圖四:

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及澳門聖保祿學院 (St. Paul's College of Macao) 之畫像


來自: As ruínas de São Paulo, um dos símbolos de Macau (fundacaojorgealvares-bibliotecadigital.com)

附件

Alessandro Valignano.jpeg(555.75 KB)

2024-8-11 10:12 PM

Alessandro Valignano.jpeg

Father Charles Spinola.jpg(198.38 KB)

2024-8-11 10:12 PM

Father Charles Spinola.jpg

Igreja de São Paulo.jpg(295.06 KB)

2024-8-11 10:12 PM

Igreja de São Paulo.jpg

Church of Mater Dei and St. Paul's College.jpg(139.49 KB)

2024-8-11 10:12 PM

Church of Mater Dei and St. Paul's College.jpg

回覆 引用 TOP

(續#1429)

受到巴洛克 (baroque) 和新古典主義 (neoclassic) 建築影響之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的屋頂並沒有跟隨葡萄牙的教堂和宮殿的建築設計,即屋頂裝飾建在矩形結構框架上,反而是採用更簡單的屋頂設計,以平實的木結構所取代,屋頂上有幾個用於通風的裝飾開口,使建築材料更耐濕且更容易更換。在澳門 (Macao) 的木造屋頂一般都未能長久使用,原因是高濕度、滲水、白蟻和受颱風破壞,因此,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的內部需要不斷地進行改建和維護工作,以防止倒塌。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的建築設計與馬尼拉 (Manila) 的聖安娜教堂 (The Church of Santa Ana) 相似,1590年落成的聖安娜教堂 (The Church of Santa Ana) 由屬於第一批到達菲律賓群島的耶穌會士 (Jesuits) 安東尼奧•塞德諾神父 (Father Antonio Sedeño) 所設計及監督建造,這間教堂與建於1568年至1584年間羅馬 (Rome) 第一間耶穌會 (Jesuits) 教堂耶穌堂 (Il Gesù Church) 相似,其外觀由耶穌會 (Jesuits) 創始人聖依納爵•羅耀拉 (St. Ignatius de Loyola) 於1551年構思,是第一個將巴洛克 (baroque) 風格引入建築之真正的巴洛克式正面 (facade)。耶穌堂 (Il Gesù Church) 其後成為世界各地無數 (Jesuits) 教堂的設計典範。

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以花崗岩建造的巴洛克式正面 (facade) 於1602年動工,直到教堂結構竣工後多年,正面 (facade) 約於1637年至1640年間才落成。通往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前院的花崗岩樓梯與教堂正面 (facade) 是在同一時期建造的,但巨大的花崗岩樓梯之軸線並不完全與立面 (facade) 的軸線對齊,這顯示當花崗岩樓梯建造時,附近的其他建築物已經限制了其佈局。

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的巴洛克式正面 (facade) 獨特之處在於它將本地圖像演變學 (Iconography) (以宗教或政治派別等用來表達思想的圖示、象徵、圖像及意象) 與矯飾的幾何構圖背景框架融為一體,其正面 (facade) 與印度果阿 (Goa) 1605年落成的慈悲耶穌大殿 (Basilica of Bom Jesus) 之正面 (facade) 有許多共同之處,如開窗法 (fenestration) 的結構,以及圍繞中央 IHS (希臘文耶穌名字的前三個字母 (IHGΣΟΥΣ),通常用作基督教的徽章) 徽章的天使。在果阿 (Goa) 的慈悲耶穌大殿 (Basilica of Bom Jesus) 的正面 (facade),並沒有使用多個這樣的圖像,以避免可能與印度教的偶像混淆。


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的巴洛克式正面 (facade) 可分為5層,最高一層是以創世為主題的三角頂飾,頂飾中央有一隻雙翅展開銅鴿代表聖靈 (耶穌受洗時聖靈曾以鴿子化身出現),左右兩旁分別有日、月和四顆星圍繞著銅鴿,象徵神創造了天地萬物,三角頂飾之最頂部為十字架,象徵耶穌在十架上犧性。三角頂飾兩旁樹立了四條方柱,往下伸延至地面。三角頂飾以下的一層以耶穌基督受難為主題,中央的壁龕中為耶穌之銅像,右手指天,左手平伸,似曾握有一物,壁龕兩旁刻有聖仗與羅馬人的旗杆,四週的雕刻是折磨耶穌的羅馬人刑具,包括帶著毒汁的粗繩子、長矛、夾鉗、錘子、皮鞭 (flagrum)、荊棘冠冕、釘等,旁邊還有一把 (雅各的) 天梯,壁龕最外方左右兩旁各有一位天使,其中一位抱著耶穌受難的十字架,十字架上方掛有一塊寫上"INRI" ("Iesus Nazarenus Rex Iudeaorum" - "Jesus of Nazareth, King of the Jews") 的牌子,另一位天使手持子,該樁子是羅馬士兵綁住耶穌進行鞭打時使用的,旗桿旁邊有一束麥穗,指的是《約翰福音12:24》中 :「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這是比喻耶穌為世人犧牲以完成救贖,正面 (facade) 左側及右側方柱底座上刻有英文字母  "SPAVLO" (" San Pavlos" - 「聖保祿」),方柱兩邊各有一隻張口含笑的東方「獅子」,象徵勇敢和力量,這一對「獅子」估計是由日本工匠所雕琢而成,因為牠們的造型是與狛犬一樣,狛犬是形似獅子和犬的神獸,一般放置於神社和寺院入口的兩側,其實早於唐朝當「獅子」神獸傳入日本時,因日本人未曾見過獅子,所以把牠歸類為犬,所以才有「狛犬」的神獸名稱。

往下一層是以聖母瑪利亞為主題,中間的壁龕中有一個聖母銅像,祂的雙手交叉於胸前,壁龕之拱頂有一個雙翼智天使 (Cherub) 的頭像,有天國的含意,壁龕兩邊正面有12朵百合花及11朵玫瑰花的雕刻 (內壁亦有相同的雕刻),基督教會藝術家最早使用百合花來表示天堂的歡樂,12世紀之後,百合花被用作純潔完美的象徵,並且通常與聖母瑪利亞和修道院的聖人聯繫在一起。至於玫瑰,在羅馬人看來,這是勝利、歡欣和鼓舞的愛、驕傲和誇耀的人生之象徵,玫瑰亦被稱為古羅馬神話裏愛神維納斯之花 (Flower of Venus),但教會卻對維納斯 (Venus) 這朵花心懷嫌隙,薩爾德主教 (Bishop of Sardes) 聖梅利圖斯 (Saint Melitus) 在2世紀寫道 - 本篤會 (Benedictines) 修士威爾弗雷德•斯特拉博 (Walafrid Strabo) 指玫瑰是殉難之花 (Rosæ martyres, rubore sanguinis)。生於11世紀的天主教熙篤會 (Cistercians) 隱修士格萊福的聖伯爾納鐸 (Saint Bernard of Clairvaux) 認為玫瑰是我主受難的恰當象徵,儘管玫瑰是血紅色的,周圍長滿了最殘酷的荊棘,但它長期以來一直與生活的樂趣聯繫在一起,以至於世界後來拒絕承認它是死亡之花,只有作為逝者靈魂凱旋進入天堂的標誌,這個標誌才是可以接受的。玫瑰從那些在龍塞沃 (Roncevaux) 為信仰而獻身的人的鮮血中綻放,但玫瑰也是戰勝異教徒的標誌。當聖母瑪利亞被安葬在她的墳墓中時,人們對祂周圍環繞著之玫瑰花象徵殉道者的祝福夥伴而感到欣喜。


聖母銅像壁龕的左右兩旁分別有三對天使之雕刻,天使是上帝的使者,以傳達上帝的話語,執行上帝的吩咐和命令,於早期基督教藝術中,天使的造形是沒有翅膀的,直到4世紀,有翅膀的天使才出現在宗教藝術品中。這6位不同造型的天使相信是加百列 (Gabriel),天使加百列 (Gabriel) 是一位信使,他先後3次受到委託代表上帝傳遞一些重要的信息,包括向童貞女瑪利亞,告訴她將會懷孕並生下主耶穌基督,加百列 (Gabriel) 名字的意思是「上帝是偉大的」,而且作為報喜的天使。最上方的兩位天使的造型是跪著的,這個天使的造型傳達了天主教沉思禱告的價值,他們低頭、雙手合十,表現出深深的崇敬和虔誠,跪著的天使反映了一種屬靈的智慧,即人們必須平靜他們的自我,以尋求上帝更大宇宙的智慧,天使的姿勢表明天主教強調懺悔、內省和培養更神聖的品格,跪著的天使為教會成員樹立了理想的祈禱行為榜樣。

(續見#1434)

[ 本帖最後由 wantus 於 2024-9-8 12:14 AM 編輯 ]

回覆 引用 TOP

(#1431之附圖)

圖一:

馬尼拉 (Manila) 原聖安娜教堂 (The Church of Santa Ana) 之巴洛克式正面 (facade)

因德川幕府 (Tokugawa shogunate) 於1614年1月27日頒佈《關於從日本驅逐所有傳教士》(“Statement on the Expulsion of the Bataren”) 的聲明而逃離日本而在馬尼拉 (Manila) 定居的高槻 (Takatsuki) 吉利支丹大名 (信奉基督教的大名)  高山右近 (Ukon Takayama) (見#1398、#1400及#1401),他死後安葬在耶穌會 (Jesuits) 聖安娜教堂 (The Church of Santa Ana) 的高壇 (high altar) 附近,聖安娜教堂 (The Church of Santa Ana) 於1621年至1625年間多次地震被摧毀後,高山右近 (Ukon Takayama) 的遺骸被轉移到 1632年在原教堂廢墟旁修建的新教堂 - 第一代聖依納爵堂 (San Ignacio Church I),但當耶穌會士 (Jesuits) 於1768年被驅逐出菲律賓時,這座教堂的建築因無人管理和衰敗而日益惡化。1859 年,耶穌會士 (Jesuits) 被驅逐91年後返回菲律賓,他們在另一個地點使用了部分第一代聖依納爵堂 (San Ignacio Church I) 遺下的石材建造了一座新教堂,他們把新教堂稱之為第二代聖依納爵堂 (San Ignacio Church II),該教堂於1889年落成,這意味著從1615年到1889年之274年,高山右近 (Ukon Takayama) 的遺骨一直存放在聖安娜教堂 (The Church of Santa Ana) 的舊址,高山右近 (Ukon Takayama) 的骨頭碎片在第二代聖依納爵堂 (San Ignacio Church II) 被用作製造其主祭壇的祭壇石。

圖二:

羅馬 (Rome) 第一間耶穌會 (Jesuits) 教堂耶穌堂 (Il Gesù Church) 之巴洛克式正面 (facade)

圖三:

澳門 (Macao) 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於1835年被大火燒毀後遺下的正面 (facade),被稱為大三巴牌坊遺址 (Ruins of Saint Paul's)


來自: Xiao Niao/Flickr

圖四:

德裔美國藝術家威廉•海涅 (Wilhelm Heine) 於1854年繪製的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正面 (facade) 畫作

威廉•海涅 (Wilhelm Heine) 在華盛頓 (Washington) 期間,他會見了美國第13任總統米勒德•菲爾莫爾 (Millard Fillmore) 和馬修•卡爾布萊斯•貝里準將 (Commodore Matthew Calbraith Perry),他從數十名申請人中脫穎而出被選為後者日本遠征隊的官方藝術家一職。威廉•海涅 (Wilhelm Heine) 以代理船長副官 (Acting Master's mate) 的身份加入馬修•卡爾布萊斯•貝里 (Matthew Calbraith Perry) 的遠征隊,1853年至1854年間,他造訪了澳門 (Macao)、琉球群島 (Ryukyu Islands)、小笠原群島 (Bonin Islands)、橫濱 (Yokohama) 、下田 (Shimoda) 和函館 (Hakodate) 等地方,他於1855年返回紐約 (New York) 後出版了幾本書:包括一本名為《日本遠征的圖形場景》 ("Graphic Scenes of the Japan Expedition") 的版畫集;馬修•卡爾布萊斯•貝里 (Matthew Calbraith Perry) 官方報告中包含的400張素描;以及他1856年出版的回憶錄《環遊世界到日本》 (Reise um die Welt nach Japan),這本回憶錄非常成功,後來被翻譯成法文和荷蘭文出版。


圖五至八:

印度果阿 (Goa) 1605年落成的慈悲耶穌大殿 (Basilica of Bom Jesus) 及聖方濟•沙勿略 (St. Francis Xavier) 之墳墓

慈悲耶穌大殿 (Basilica of Bom Jesus) 始建於1594年,1605年落成,是印度最古老的教堂之一。慈悲耶穌大殿 (Basilica of Bom Jesus)的一部分 (果阿教堂和修道院) 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慈悲耶穌大殿 (Basilica of Bom Jesus) 也被稱為聖方濟•沙勿略 (St. Francis Xavier) 之墓,他善尊海島 (St. John's Island) 逝世後翌年 (
見#1429),其屍體被轉移到果阿 (Goa) 時,被發現與埋葬當天一樣,並沒有腐化,後來經過防腐處理的屍體被移送躺在一個密封的玻璃棺材中,棺材放在一個銀造棺材裡,他的聖髑現存放於慈悲耶穌大殿 (Basilica of Bom Jesus)  內,當地人相信這位聖人具有神奇的治癒能力,他的聖髑每10年一次會開放給公眾人士參觀,上一次是在2014 年,下一次則是在2024年。

來自: www.trawell.in 、FabHotels Blog 及 S.P.RAGHAVENDRA/Flickr

[ 本帖最後由 wantus 於 2024-8-22 09:45 AM 編輯 ]

附件

The Church of Santa Ana.jpg(151.64 KB)

2024-8-19 10:06 AM

The Church of Santa Ana.jpg

Il Gesù Church.jpg(271.31 KB)

2024-8-19 10:06 AM

Il Gesù Church.jpg

Ruins of Saint Paul's (1).jpg(292.57 KB)

2024-8-19 10:06 AM

Ruins of Saint Paul's (1).jpg

Ruins of Saint Paul's 1854.jpg(288.25 KB)

2024-8-19 10:06 AM

Ruins of Saint Paul's 1854.jpg

Basilica of Bom Jesus.jpg(222.39 KB)

2024-8-21 10:49 AM

Basilica of Bom Jesus.jpg

Basilica of Bom Jesus (Interior)1.jpg(156.14 KB)

2024-8-21 11:32 AM

Basilica of Bom Jesus (Interior)1.jpg

Francis Xavier Tomb.jpg(211.31 KB)

2024-8-21 11:32 AM

Francis Xavier Tomb.jpg

Basilica of Bom Jesus (Interior).jpg(214.92 KB)

2024-8-21 11:32 AM

Basilica of Bom Jesus (Interior).jpg

回覆 引用 TOP

(#1431及#1434之附圖)

圖一:

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巴洛克式正面 (facade) 之第3層至5層

圖二:

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巴洛克式正面 (facade) 之第4層至5層

圖三:

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巴洛克式正面 (facade) 之第5層三角頂飾

圖四:

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巴洛克式正面 (facade) 之第4層中間的耶穌銅像

圖五:

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巴洛克式正面 (facade) 之第4層右方

圖六:

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巴洛克式正面 (facade) 之第4層右方

圖七:

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巴洛克式正面 (facade) 之第3層中間的聖母銅像


圖八及圖九:

第3層手持香爐的天使雕刻

[ 本帖最後由 wantus 於 2024-9-17 09:37 PM 編輯 ]




附件

Facade (L3-L5).jpg(237.74 KB)

2024-9-3 02:20 PM

Facade (L3-L5).jpg

Facade (L4-L5).jpg(160.93 KB)

2024-9-3 02:20 PM

Facade (L4-L5).jpg

Facade (L5).jpg(161.25 KB)

2024-9-3 02:20 PM

Facade (L5).jpg

Facade (L4-1).jpg(335.96 KB)

2024-9-3 02:20 PM

Facade (L4-1).jpg

Facade (L4-2).jpg(268.42 KB)

2024-9-3 02:20 PM

Facade (L4-2).jpg

Facade (L4-3).jpg(170.49 KB)

2024-9-3 02:20 PM

Facade (L4-3).jpg

Facade (L3-1).jpg(432.14 KB)

2024-9-3 02:20 PM

Facade (L3-1).jpg

Facade (L3-2).jpg(155.12 KB)

2024-9-10 01:02 PM

Facade (L3-2).jpg

Facade (L3-3).jpg(168.09 KB)

2024-9-10 01:02 PM

Facade (L3-3).jpg

回覆 引用 TOP

(續#1431)

中間的
雕刻顯示兩位天使正在吹奏喇叭或號角,吹奏號角的天使加百列 (Gabriel) 經常出現在天主教藝術品中。在聖經的《啟示錄》8:6中,7位天使吹響號角,標誌著世界末日和基督的第二次降臨,因此,吹號角的天使雕像代表了世界末日預言的傳說、上帝的最終審判和對耶穌最終復活的信念。在末世的大災難中,有7枝號賜給7位天使,神要差遣天使吹號,一方面是宣告耶穌的再臨,一方面是聚集信徒來到耶穌的跟前,祂要施行審判。第一支號角吹起代表世界的毀壞,雹子與火摻著血丟在地上,地球三分之一的樹木被燒掉了,地上一切的青草也被燒光。吹響第二支號角是針對海洋生物,一座燃燒著的大山沉入海中,三分之一的海洋變成血,海洋生物有三分之一死亡,三分之一的船隻將被摧毀。隨著第三支號角的吹響,供應生命的淡水被破壞,有一顆名叫「茵陳」 (Wormwood) 燃燒著的大型星體從天上墜落下來,毒害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淡水資源如河流和泉水,許多人會死於它苦澀的味道。第四支號角吹響後,太陽、月亮和星宿被敲擊,以致日月星的三分之一變成了黑暗,一天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變成完全黑暗,直至到夜間。第五支號角吹起讓世界陷入無底坑的黑暗,天上墜落到地上一顆被賦予無底坑鑰匙之星體,打開了無底坑,從坑中升出的煙霧使空氣變暗,阻擋了陽光,然後,蝗蟲從煙霧中被釋放出來。太陽和天空都轉為黑暗,和蠍子一樣,蝗蟲要傷害額上沒有神印記的人。第六支號角吹響後殺死了世上三分之一的人類,這就是第二場禍害,4位使者在幼發拉底河中從他們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他們指揮著一支由兩億騎兵組成的部隊,這些戰馬從嘴裏噴出了火、煙和硫磺並帶來了瘟疫,騎兵佩戴著火、風信子和硫磺顏色的胸甲,戰馬的頭像獅子,尾巴也像有頭的蛇,從馬匹身上溢出的瘟疫將殺死三分之一的人類。第七支號角吹響後,天上響亮的聲音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做王,直到永遠。」在七聲號角的審判與苦難之後,上帝的國終於來到。在基督教末世論中,所有前六支號角都用來為地球上的罪人敲響警鐘,呼籲人們悔改,每一次吹響號角,都會帶來一場比前一次更災難性的瘟疫。

最下方的左右兩位天使手執連接香爐的繩子,而香爐則傾倒在地上。在《啟示錄》8:5 提及:「天使拿著香爐,把它盛滿了祭壇上的火,然後把它扔在地上;隨之而來的是雷轟的鳴響、隆隆的聲音、閃電的光束、地震。」 ("Then the angel took the censer, filled it with fire from the altar, and hurled it on the earth; and there came peals of thunder, rumblings, flashes of lightning and an earthquake"),這節經文記載了號角審判開始前天上發生的最後一件事,大地出現雷轟、轟鳴、閃電和地震,這些不祥的事件確實讓地球上的居民感到顫抖,那些在大災難之前仍然拒絕相信基督贖罪的人,他們必須經歷神的審判,大災難的審判是向所有硬著心仍反對救主的人提出了嚴厲的警告。在前一節經文中,焚香升起的煙霧代表上帝子民的禱告,第8位天使將祭壇上的火盛滿香爐,然後將其扔到地上,祭壇代表為罪人獻祭,火代表審判。

在第3層右方3位天使旁邊有一棵樹木,它是一棵黎巴嫩雪松 (Cedrus libani),負責雕刻的工匠使用了樹木錐形球果代替其枝葉形態。世界上只有3種雪松:黎巴嫩雪松 (Cedrus libani)、喜馬拉雅山雪松 (Deodar of the Himalayas) 和阿特拉斯山雪松 (Mount Atlas Cedar),黎巴嫩雪松 (Cedrus libani) 原產於小亞細亞,這種樹在以色列並不屬於野生,而古代黎巴嫩大片雪松森林已不復存在。黎巴嫩雪松 (Cedrus libani) 是一種高山樹,生長在海拔約1,800米的岩石土壤中。黎巴嫩雪松 (Cedrus libani) 要到25-30歲才會開花,其花或柳絮是單性的,雄花和雌花都在同一棵樹上,5公分的柳絮顏色微紅,錐形球果有10-12公分長,直立在樹枝上。黎巴嫩國旗上的樹木圖案就是黎巴嫩雪松 (Cedrus libani)。黎巴嫩雪松 (Cedrus libani) 也是生殖能力的象徵,被視為生命之樹和知識樹。它們象徵著純潔和保護,新年時燃燒雪松樹枝是猶太人的傳統。在《啟示錄》22:2 提及:「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回果子,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 ("In the midst of the street of it, and on either side of the river, was the tree of life, which bore twelve manner of fruits, and yielded her fruit every month—and the leaves of the tree were for the healing of the nations.")。

在第3層左右方3位天使旁邊有一個3層噴泉的雕刻,這是一個生命之泉 (fons vitae) 的噴泉,生命之泉 (fons vitae) 的水所象徵的是洗禮和重生,因此也指是人類從罪孽和塵世生活中得到救贖,水賦予生命和救贖,因此,生命之泉作為一個整體預示著基督教的洗禮池。生命之泉亦有對基督的隱喻,祂通過在十字架上的犧牲象徵著教會對救贖的承諾。生命之泉中的水與他流出的血相對應。同時,它指的是基督的側傷 (Side Wound of Christ),不僅血流出,水也從中流出,前者被解釋為聖餐的象徵,後者被解釋為洗禮的象徵。另一方面,多層噴泉的上層象徵上帝的理念,祂將賦予生命的聖水賜予基督徒。

在生命之泉 (fons vitae) 下方有一個七臂猶太燭台 (Temple menorah),猶太燭台 (Temple menorah) 用於猶太教的宗教儀式,是古代宗教藝術的流行主題。猶太燭台 (Temple menorah) 首次出現在聖經《出埃及記》 ("Book of Exodus") 25:31-40 中,根據該書,神在西奈山 (Mount Sinai) 向摩西 (Moses) 揭示了燈的設計,燈臺是用一塊金子鍛造而成的,有六根枝子,「一側三根,另一側三根」 (《出埃及記》 ("Book of Exodus") 25:31),中央軸頂部的杯子稍微升高以表示安息日 (Sabbath),兩側各有三盞燈象徵上帝創造地球的故事之其餘6天。它是由工匠比撒列 (Bezalel) 鑄造並放在會幕 (Tabernacle) (以色列人從出埃及直到征服迦南期間使用的便攜式住所) 中的,其花朵形狀的杯子暗示著生命之樹 (Tree of Life)。

在第3層右方一棵黎巴嫩雪松 (Cedrus libani) 旁邊有一個有漢字標題「聖母踏龍頭」的雕刻,這條飛龍有7個頭。在聖經的《啟示錄》12:3描述「天上又現出異象來:有一條大紅龍,七頭十角,七頭上戴著七個冠冕。」 ("Then another sign appeared in heaven: an enormous red dragon with seven heads and ten horns and seven crowns on its heads"),大紅龍指的是撒旦,七頭十角象徵將抵抗基督而興起的七國和十王。「聖母踏龍頭」解作聖母瑪利亞降服了撤旦。

在第3層右方一棵黎巴嫩雪松 (Cedrus libani) 下面雕刻了一朵菊花及兩片葉子,其左右兩旁卻長出兩朵連理枝的牡丹花,這是象徵日本基督徒與華人基督徒的密切關係。七頭十角飛龍下方雕刻了一隻手握著一枝橫趟的牡丹花,牡丹花又稱為本篤會玫瑰 (Benedictine Rose) - 瑪麗的玫瑰 (Mary’s Rose),在華夏,牡丹花已被栽種了4,000多年,很少有其他園林植物能像牡丹花一樣歷史悠久,就牡丹而言,已經有數百個栽培品種,其中只有少數可以在中歐的花園中找到,本篤會 (Benedictine) 修士在中世紀早期將其引入阿爾卑斯山 (the Alps) 以北的修道院花園,所以牡丹花在中歐被稱為本篤會玫瑰 (Benedictine Rose)。

(續見#1436)

[ 本帖最後由 wantus 於 2024-9-24 12:24 PM 編輯 ]

回覆 引用 TOP

[隱藏]
(#1434之附圖)

圖一:

生命之樹 (Tree of Life)

圖二:

生命之泉 (fons vitae)

圖三:

猶太燭台 (Temple menorah)


圖四:

聖母踏龍頭之雕刻

圖五:

菊花及牡丹花的雕刻

[ 本帖最後由 wantus 於 2024-9-22 04:39 PM 編輯 ]

附件

Tree of Life.jpg(164.91 KB)

2024-9-17 09:43 PM

Tree of Life.jpg

fons vitae.jpg(179.8 KB)

2024-9-17 09:43 PM

fons vitae.jpg

Temple menorah.jpg(187.41 KB)

2024-9-17 09:43 PM

Temple menorah.jpg

Red Dragon.jpg(198.8 KB)

2024-9-19 10:27 PM

Red Dragon.jpg

Flowers.jpg(228.2 KB)

2024-9-22 04:39 PM

Flowers.jpg

回覆 引用 TOP

(續#1434)

在第3層右方七頭十角飛龍旁邊雕刻了一具躺臥的骷髏和一把長鐮刀 (scythe),骷髏身中兩箭,其中一枝箭射中肋骨右下方,另一枝箭射中盤骨,骷髏腳跟的方向有一行中文銘文 -「念死者無為罪」,「念死者無為罪」很明顯是從拉丁文警世片語 "memento mori" 翻譯成中文,"Memento" 在拉丁文帶有警告性的語氣,解作「緊記」,而 "Mori" 則解作「死去」,所以 "memento mori" 有警告「人要緊記死亡」的意思。另一方面,骷髏和一把長鐮刀 (scythe) 在17世紀及18世紀巴洛克式教堂建築中的裝飾不難找到,在中世紀的雕刻藝術中,站立著的骷髏拿著一把長鐮刀 (scythe) 象徵聖死神 (San La Muerte),即死亡的化身,這種象徵後來在在南美洲巴西南部一些葡萄牙管治地區成為崇拜對象,儘管羅馬天主教會譴責這種對聖人死亡的崇拜是一種異端,違反了耶穌基督因復活而戰勝死亡的信仰。長鐮刀 (scythe) 象徵死亡是今生的切割,雕刻描繪出骷髏最後被兩枝箭射中後躺臥在地上。

在第3層右方最右端躺臥的骷髏旁邊有一塊石板,石板上雕刻了一頂被兩枝箭交义射穿的王冠,這塊石板雕刻很大機會是出自為逃避德川幕府 (Tokugawa shogunate) 禁教而來到澳門的日本基督徒工匠之手筆,因為這個圖案背後就是隱含了為信仰而殉教的聖埃德蒙 (St. Edmund) 之歷史。殉道者埃德蒙 (Edmund the Martyr) 從855年登基到他在869年殉道為止是東盎格利亞王國 (Kingdom of East Anglia) 的國王,9世紀前的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 (Anglo-Saxon England) 由7個信仰基督教之大王國主導,位於今天英格蘭 (England) 諾福克郡 (Norfolk) 和薩福克郡 (Suffolk) 之東盎格利亞王國 (Kingdom of East Anglia) 為其中一個王國,自7世紀開始,原始宗教為多神論古北歐宗教的維京人 (Vikings) 在歐洲擴張,埃德蒙國王 (King Edmund) 與西撒克遜王國 (Kingdom of the West Saxons) 之阿爾弗雷德國王 (King Alfred) 並肩作戰,對抗異教徒維京人 (Vikings) 和北歐侵略者之入侵,直到869年,埃德蒙國王 (King Edmund) 的軍隊被擊敗,他被維京人 (Vikings) 俘虜,他被命令放棄其基督教信仰並與異教維京人 (Vikings) 分享權力,但他拒絕了,埃德蒙國王 (King Edmund) 被綁在一棵橡樹上,其身體被大量箭射穿,身中多箭的他就如一隻刺蝟般發出怒叫,之後他被斬首,其首級被丟棄在灌木叢中,當他的士兵找到他被砍下的頭顱以併回全屍時,發現了一隻大狼在旁守護著,並發出 "Hic, Hic, Hic”  (“Here, Here, Here”) 的叫聲,自此王冠和箭象徵著埃德蒙國王 (King Edmund) 的王室統治和他的死亡方式。埃德蒙國王 (King Edmund) 後來是統一英格蘭 (England) 的第一位守護神,守護神的象徵其後被聖喬治 (St. George) 所取代。

在第3層左方生命之泉 (fons vitae) 旁邊有一艘克拉克帆船 (在15世紀盛行於地中海的三桅或四桅的帆船,葡萄牙文為 "Nau") 的雕刻,帆船在上方有一個聖母瑪利亞的雕刻,聖母瑪利亞正在垂頭望著波濤上的克拉克帆船。在大航海時代,來自歐洲的傳教士和商人一起登上了往返果阿 (Goa)、馬六甲 (Malacca)、日本和大明之間的克拉克帆船,聖母瑪利亞認定為航海者的指引者的信念,海洋之星聖母 (Stella Maris) 是聖母瑪利亞在天主教中的古老尊稱,在中世紀時期,拉丁文 "Stella Maris" 被用作北極星的名稱,因為它具有航海時之引導星的作用。此雕刻比教深層次的宗教意義是象徵海洋之星聖母 (Stella Maris) 引導著一艘船 (教會) 穿過巨浪 (罪惡)。

在第3層右方克拉克帆船旁邊有一個躺臥在地上身中一箭的魔鬼 (撒旦) 雕刻,其實聖經並沒有對魔鬼 (撒旦) 的外型有詳細的描述,雕刻中魔鬼 (撒旦) 的造型是由中世紀的歐洲藝術家創作出來,魔鬼 (撒旦) 頭上長有羊角、背上有蝙蝠的翼、屁股上有尖尾巴、長有利爪的手一般會拿長柄叉。「鬼是誘人為惡」的中文雕刻是反映了中世紀的宗教觀點,魔鬼和邪靈正不遺餘力地迷惑人類。

在第3層右方躺臥的魔鬼 (撒旦) 雕刻旁邊有一隻象徵聖靈的鴿子淺浮雕,如第五層的銅鴿一樣,鴿子不是靜止的,而是盤旋的,它的翅膀伸展,尾巴扇動,爪子收縮,在前基督教時代,鴿子是古羅馬神話裏維納斯 (Venus) 的標誌。鴿子下方有一個會幕 (Tabernacle) 的雕刻,會幕 (Tabernacle) 是出自《出埃及記》中希伯來人離開古埃及以後到征服迦南地之前的一個時期,一個流動敬拜上主的中心場所,會幕 (Tabernacle) 是由四根柱子懸掛的幔子所構成。

第3層的左右兩端如第4層左右兩端一樣,都有前後各一雙的「狛犬」神獸 (Grotesque),這些神獸 (Grotesque) 不單是用作裝飾,而有其排水功能,所以被稱為雨漏或滴水嘴獸 (Gargoyle),其噴嘴設計是用於將水從屋頂輸送到建築物側面,從而防止水流從磚石牆上流下來時侵蝕磚石之間的砂漿。滴水嘴獸 (Gargoyle) 一詞源自希臘文 "gargarizein",意思是「清洗喉嚨」或「漱口」。建築師經常在建築物上使用多個滴水嘴獸 (Gargoyle) 來分隔屋頂上的雨水,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暴雨對磚石建築物造成的潛在損害。滴水嘴獸 (Gargoyle) 的背部切開了一個槽,雨水通常會透過張開的嘴排出。在哥德式建築物 (Gothic Architecture) 常見的滴水嘴獸 (Gargoyle) 通常以身型細長的奇幻動物作設計,以便當水排出時可以更遠離牆壁,直到建築師開始使用排水管來把屋頂上的雨水引到地面的下水道後,滴水嘴獸 (Gargoyle) 才從建築物中消失。許多大教堂都裝設有滴水嘴獸 (Gargoyle),傳說一種名叫 "La Gargouille" 類似龍的生物讓法國盧昂 (Rouen) 的居民感到恐懼,公元7世紀,當地一位名叫羅曼努斯 (Romanus) 的牧師利用基督教的象徵主義來消除 "La Gargouille" 對居民的威脅,據說羅曼努斯 (Romanus) 用十字架的標誌消滅了這隻神獸,許多早期的基督徒因害怕滴水嘴獸 (Gargoyle) (撒旦的象徵) 而信奉他們的宗教,基督教會因此成為大多數文盲居民的避風港。滴水嘴獸 (Gargoyle) 一般只會出現在教堂外部,這是象徵邪惡被擋在教堂之外。此外,在第4層的兩個滴水嘴獸 (Gargoyle) 之間,有一個人像石板雕刻,其背景身份有待考究。

聖保祿大教堂 (Igreja de São Paulo) 的巴洛克式正面 (facade) 之第2層豎立了4位耶穌會 (Jesuits) 聖徒之銅像,銅像之間有3扇拱門。這4尊銅像與其餘3尊銅像 (包括銅鴿) 一樣,其金屬之化學成份為銅、鋅以及13%的鉛,鉛的金屬元素對銅像有保護作用。第2層的銅像每個重約400千克,從左至右分別為聖方濟各•玻爾日亞 (Saint Francis Borgia)、聖依納爵•羅耀拉 (Saint Ignatius of Loyola)、聖方濟•沙勿略 (Saint Francis Xavier) 及聖類思•公撒格 (Saint Aloysius Gonzaga),每個銅像的基座均有代表其名字的英文字母及符號,從左至右分別是 "B,RC,゜B."、"S.IGNA"、"S.RC.゜χ" 及 "B.LVIS.G",其中開首之字母 "S" 是代表聖人,字母 "B" 則代表受教皇宣福禮之亡故者。

(續見#1438)

[ 本帖最後由 wantus 於 2024-10-11 11:15 PM 編輯 ]

回覆 引用 TOP

(#1436之附圖)

圖一:

骷髏與長鐮刀 (scythe) 之雕刻


圖二:

王冠與箭之雕刻

圖三:

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California) 聖馬利諾 (San Marino) 的聖埃德蒙聖公會教堂 (St. Edmund's Episcopal Church),其標識為王冠與箭。

來自:聖埃德蒙聖公會教堂 (St. Edmund's Episcopal Church)

圖四:

克拉克帆船之雕刻


圖五:

魔鬼 (撒旦) 之雕刻

圖六:

鴿子與會幕 (Tabernacle) 之雕刻

圖七:

「狛犬」神獸 (Grotesque) 之雕刻


來自: 澳門文化遺產

圖八及圖九:

第二層之四尊銅像

[ 本帖最後由 wantus 於 2024-10-8 12:07 AM 編輯 ]

附件

Skeleton.jpg(153.93 KB)

2024-9-24 12:26 PM

Skeleton.jpg

Crown & Arrows.jpg(145.82 KB)

2024-9-26 12:24 PM

Crown & Arrows.jpg

Crown Crossed Arrows.png(71.87 KB)

2024-9-26 01:33 PM

Crown Crossed Arrows.png

Nau.jpg(86.78 KB)

2024-9-29 09:55 PM

Nau.jpg

Devil.jpg(148.84 KB)

2024-10-1 11:56 PM

Devil.jpg

Dove & Tabernacle Door.jpg(73.53 KB)

2024-10-3 10:59 AM

Dove & Tabernacle Door.jpg

Gargoyle.jpg(381.6 KB)

2024-10-5 11:44 PM

Gargoyle.jpg

L2-1.jpg(715.61 KB)

2024-10-8 12:07 AM

L2-1.jpg

L2-2.jpg(563.5 KB)

2024-10-8 12:07 AM

L2-2.jpg

回覆 引用 TOP

(續#1436)

第二層最左方為聖方濟各•玻爾日亞 (Saint Francis Borgia) 的銅像,方濟各•玻爾日亞 (Francis Borgia) 於1510年10月28曰出生自一個西班牙貴族的家庭,他於1522年被任命為他的表妹凱薩琳 (Catherine) 之侍從,凱薩琳 (Catherine) 是神聖羅馬帝國 (Holy Roman Emperor) 查理五世皇帝 (Emperor Charles V) (自1516年 - 1556年身兼西班牙國王) 的妹妹。1529年,方濟各•玻爾日亞 (Francis Borgia) 與葡萄牙的萊昂諾爾•德•卡斯特羅 (Leonor de Castro) 結婚,新娘是神聖羅馬帝國 (Holy Roman Emperor) 伊莎貝拉皇后 (Empress Isabella) (亦是葡萄牙王國 (Kingdom of Portugal) 公主) 的第一任侍女。20歲的方濟各•玻爾日亞 (Francis Borgia) 受到查理五世皇帝 (Emperor Charles V) 的賞識,並授予他隆拜侯爵  (Marquis of Llombai) 的稱號,又任命他掌管皇室。在接下來的10年裡,萊昂諾爾•德•卡斯特羅 (Leonor de Castro) 生了8個孩子。伊莎貝拉皇后 (Empress Isabella) 於1539年5月1日因難產逝世,當時方濟各•玻爾日亞 (Francis Borgia) 陪同葬禮護送隊前往格拉納達 (Granada) 皇家教堂的墓地,當棺材被打開時,他看到的不是36歲皇后美麗的容貌,而是一張面目全非的面孔,他接受不了主子的去世,因此決定不再追隨另一位主子,以避免再次面對生離死別,他開始把時間用於祈禱和懺悔。方濟各•玻爾日亞 (Francis Borgia) 從格拉納達 (Granada) 回來後,他於1539年6月被任命為加泰羅尼亞總督 (Viceroy of Catalonia),4年後其父親去世後,他成為甘迪亞的第4任公爵 (Fourth Duke of Gandía),並回到家族宮殿管理他的莊園,但當他的妻子萊昂諾爾•德•卡斯特羅 (Leonor de Castro) 於1546年3月27日去世後,他決定將自己的餘生奉獻給上帝,加入了新成立的耶穌會 (Jesuits),他交帶好自己的事務,放棄了自己的頭銜,將頭銜讓給了長子卡洛斯•德•博爾哈-阿拉貢和德•卡斯特羅-梅洛 (Carlos de Borja-Aragon y de Castro-Melo),他於1548年2月1日宣讀了他作為耶穌會士 (Jesuits) 的誓言,1551年5月25日,方濟各•玻爾日亞 (Francis Borgia) 被任命為耶穌會 (Jesuits) 牧師。1554年,他被任命為西班牙人民委員會會長 (Commissary General),掌管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教省,他在西曼卡斯 (Simancas) 創立了西班牙第一個見習修士修道院,並建立了20多所學校。1565年1月第2任耶穌會總會長 (Superior General of the Jesuits) 迭戈•萊內斯 (Diego Laynez) 去世後,方濟各•玻爾日亞 (Francis Borgia) 被選為繼任人,他致力於修訂耶穌會 (Jesuits) 的規則,擴大其在印度和美洲的宗教使命,並指導年輕的耶穌會 (Jesuits) 的成長。方濟各•玻爾日亞 (Francis Borgia) 於1572年9月30日在羅馬 (Rome) 去世,1624年11月23日,方濟各•玻爾日亞 (Francis Borgia) 在馬德里 (Madrid) 被教宗烏爾巴諾八世 (Pope Urban VIII) 冊封為真福,在近35年後之1670年6月20日,教宗克萊門特十世 (Pope Clement X) 把他封為聖人。

聖方濟各•玻爾日亞 (Saint Francis Borgia) 銅像右方是聖依納爵•羅耀拉 (Saint Ignatius of Loyola) 銅像,依納爵•羅耀拉 (Ignatius of Loyola) 出生於1491年,是西班牙北部一個小貴族家庭的13個孩子之一,他年少無知,喜歡貪慕虛榮的生活且沉迷賭博,又曾參與鬥毆而被捕,這一切都在1521年春天的某一天開始發生變化,依納爵•羅耀拉 (Ignatius of Loyola) 當時30歲,是西班牙軍隊的一名軍官,他帶領他的戰友們參加了一場與法國人的戰鬥,一顆炮彈打碎了他的腿,他在家族城堡裡休養期間,為打發沈悶的時間,城堡裡只有一本關於基督生平和諸聖人傳記的書可供他閱讀,他閱讀後良心深受觸動,他在漫長而痛苦中轉向基督信仰,自從他在幻覺中看見聖母瑪利亞 (Mother of God) 後,他前往巴塞隆那 (Barcelona) 附近蒙特塞拉特 (Montserrat) 的聖母瑪利亞神殿朝聖,他在附近的曼雷薩 (Manresa) 待了將近一年,他有時和多明我會修士 (Dominican) 在一起,有時在貧民臨終安養院,他經常在山上的一個山洞裡祈禱、靈修及冥想,終於,他的心恢復了平靜。在他靈修的這一年,依納爵•羅耀拉 (Ignatius of Loyola) 開始寫下後來成為他最偉大的作品的材料,即《靈性練習》 ("Spiritual Exercises"),這構成了依納爵靈性 (Ignatian spirituality) (其目的是説明一個人征服自己並調節自己的生活,使任何決定都不會在任何過度執著的影響下做出) 的基石,這些練習的目的是為了給從事這些練習的人更大程度的自由,不受他或她自己的好惡的影響,這樣他們的選擇就完全基於他們辨別出上帝對他們的旨意,《靈性練習》 ("Spiritual Exercises") 是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靈性生活書籍之一。1534年,43歲的依納爵•羅耀拉 (Ignatius of Loyola) 和其他6人 (其中一位是聖方濟•沙勿略 (Saint Francis Xavier)) 發誓要過著貧窮和貞潔的生活,並前往聖地,他們又一起立下了宗教誓言要獻身於教皇的使徒服務,並組成 "Compañia de Jesús" 耶穌會 (Jesuits),6年後,依納爵•羅耀拉 (Ignatius of Loyola) 使該會永久化,新的耶穌會 (Jesuits) 得到教宗保羅三世 (Pope Paul III) 的批准,依納爵•羅耀拉 (Ignatius of Loyola) 被選為第一任總會長 (Superior General),耶穌會 (Jesuits) 並沒有放棄修道院傳統中的日常生活,而是在全世界範圍內制定了他們的使命,特別是在三個領域:教學、為貴族服務以及在外國傳教,他們在所有3個領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功。為了彌補羅馬公立學校的短缺,並在反宗教改革時期更好地培訓宗教和世俗神職人員,依納爵•羅耀拉 (Ignatius of Loyola) 於1551年創立羅馬耶穌會學院 (Roman College),到1567年,羅馬耶穌會學院 (Roman College) 已有超過1,000名學生。1556年7月31日,依納爵•羅耀拉 (Ignatius of Loyola) 在羅馬 (Roman) 主懷安息,1622年3月12日他被冊封為聖人,在1929年11月20日由教宗庇護十一世 (Pope Pius XI) 頒佈的 Mens Nostra 通諭中,教宗宣佈他為所有靈修者的主保。

聖依納爵•羅耀拉 (Saint Ignatius of Loyola) 銅像右方是聖方濟•沙勿略 (Saint Francis Xavier) 銅像,他是創立耶穌會 (Jesuits) 的最初七人之一。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出生在納華拉王國 (Kingdom of Navarre) (今天西班牙北部納瓦 (Navarre)) 的家族小城堡裡,他在那裡接受了早期教育。1525年9月,他前往巴黎 (Paris),開始在聖巴布學院 (College of Sainte-Barbe) 學習。1534年8月15日,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和他的朋友們 (包括依納爵•羅耀拉 (Ignatius of Loyola)) 一起在蒙馬特 (Montmartre) 的聖但尼教堂 (Chapel of Saint-Denis) 私下發誓要過著貧窮和貞潔的生活,並會前往聖地及使異教徒信奉上主。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和依納爵•羅耀拉 (Ignatius of Loyola) 於 1534年開始學習神學,前者於1538年4月前往羅馬 (Roman),開始在法國聖路易斯教堂 (French Church of St. Louis) 佈道,他還參加了1539年四旬齋期間著名的審議,在討論中,聖門弟子們同意組建一個新的宗教團體,在教宗保羅三世 (Pope Paul III ) 批准該計劃之前,教宗請求依納爵•羅耀拉 (Ignatius of Loyola) 同意葡萄牙國王約翰三世 (King John III of Portugal) 的要求,將其中兩名同伴派往印度新開拓的殖民地,依納爵•羅耀拉 (Ignatius of Loyola) 最初選擇了西蒙•羅德裡格斯 (Simão Rodrigues) 和尼古拉斯•博巴迪拉 (Nicholas Bobadilla),他們二人皆為有份創立耶穌會 (Jesuits) 的七人中的其中兩人,但後來尼古拉斯•博巴迪拉 (Nicholas Bobadilla) 生病了不能前往印度,由於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是同伴中唯一一個還沒有致力於海外傳教工作的人,所以依納爵•羅耀拉 (Ignatius of Loyola) 邀請他參加,儘管他們是最親密的朋友,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這次離開意味著他們再也見不到彼此了。

西蒙•羅德裡格斯 (Simão Rodrigues) 和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於1540年3月15日離開羅馬 (Rome),後來於6月底抵達里斯本 (Lisbon),可惜葡萄牙艦隊已經離開,所以他們不得不留在里斯本 (Lisbon) 直到第二年春天。他們在滯留其間致力於傳道和照顧囚犯。葡萄牙國王被他們的工作深深感動,並邀請他們之中的一個人留下來開辦一所學校,最後西蒙•羅德裡格斯 (Simão Rodrigues) 被選中,留下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作為第一位耶穌會 (Jesuits) 傳教士獨自出發,當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登上聖地牙哥號 (Santiagio) 時,國王的信使給了他一封信,教宗保祿三世 (Pope Paul III) 在信中任命他為教宗的羅馬教廷大使,這意味著他對果阿 (Goa) 的所有葡萄牙神職人員都有權力,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所乘坐的船於1541年4月7日起航,那天是他的 35歲生日。

(續見#1439)

[ 本帖最後由 wantus 於 2024-11-14 06:52 AM 編輯 ]




回覆 引用 TOP

(續#1438)

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花了13個月的時間才抵達果阿 (Goa),包括滯留在東非之莫三比克 (Mozambique) 等待有利風向的日子,他一到果阿 (Goa),這位精力充沛的西班牙人就開始向葡萄牙人傳道,探訪監獄,為麻風病人服務,他還嘗試學習泰米爾語,但他仍需要依靠翻譯來執行他第一次前往帕拉瓦斯 (Paravas) 聚居地的傳教任務,帕拉瓦斯 (Paravas) 是居住在印度東南海岸科摩林角 (Cape Comorin) 上方的採珠人,他們已經信奉了基督教,但他們並沒有牧師,所以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在信仰上重新教導他們,為那些準備好的人施洗,當他從一個村莊搬到另一個村莊時,他會安排好傳道師 (catechiss) 留在帕拉瓦斯 (Paravas) 身邊。1544年底,他前往印度西岸的特拉凡哥爾 (Travancore),他在那年的11月和12月,為10,000人施洗,他其後北上科欽 (Cochin) (今稱為高知 (Kochi)),然後從這裡出發航行到葡萄牙人所控制的馬六甲 (Malacca),從那裡,他轉往他的目的地摩鹿加群島 (Moluccas),他於1546年2月14日在那裡登岸,其後他訪問了基督教村莊,並在附近的斯蘭島 (Seram Island) 為1,000多人施洗。然後,他對以獵頭而聞名的特爾納特島 (Ternate) 和莫洛島 (Moro) 進行了一次事先考查之旅,他於1547年7月返回馬六甲 (Malacca),並在離開前安排兩名耶穌會士 (Jesuits) 接替他的位置。

當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回到馬六甲 (Malacca) 時,他從一位名叫安次郎 (Anjirō) 的日本武士 (Samurai)
那裡認識了日本,安次郎 (Anjirō) 有興趣成為基督徒,這啟發了西班牙耶穌會士 (Jesuits) 的想像,因為安次郎 (Anjirō) (弥次郎(Yajirō)) 根本未曾聽說過來自先進國家的基督的文化。在他對日本傳教的想法付諸行動之前,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必須返回果阿 (Goa) 履行他作為傳教長的職責,並指派新抵達的耶穌會士 (Jesuits) 上任。直到1549年4月14日,他與安次郎 (Anjirō) 和幾名耶穌會士 (Jesuits) 一起從果阿 (Goa) 啟航經馬六甲 (Malacca) 前往日本,但他們一行人發覺很容易就找到船駛回馬六甲 (Malacca),卻沒辦法找到願意冒險駛入未知水域的船長,於是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僱用了一名海盜來接載他們,他們於1549年6月24日出發,並在8月15日抵達日本南部的鹿兒島 (Kagoshima),也就是安次郎 (Anjirō) 的家鄉薩摩藩 (Satsuma Domain)。

(註:安次郎 (Anjirō) (弥次郎(Yajirō)) 是薩摩藩 (Satsuma Domain) 的一名農民,後來成為一名武士 (Samurai),他在九州 (Kyushu) 南部薩摩藩 (Satsuma Domain) 的故鄉犯下謀殺案後逃亡,在鹿兒島港 (Port of Kagoshima),他遇到了一艘商船的葡萄牙船長阿爾瓦羅•瓦斯 (Alvaro Vas),他向船長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並描述了自己作為亡命之徒的艱辛,阿爾瓦羅•瓦斯 (Alvaro Vas) 為他在一艘葡萄牙船上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安次郎 (Anjirō) 向錯誤的船隻報到,並向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的私人朋友豪爾赫•阿爾瓦雷斯船長 (Captain Jorge Álvares) 自我介紹,豪爾赫•阿爾瓦雷斯船長 (Captain Jorge Álvares) 帶他去馬六甲 (Malacca) 見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因為他覺得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比較適合聆聽安次郎 (Anjirō) 的告解。然而,當他們到達馬六甲 (Malacca) 時,他們發現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已經前往摩鹿加群島 (Moluccas),安次郎 (Anjirō) 失望地登上了一艘準備帶他返回日本的船,但船遭遇了暴風雨,不得不在大明海岸避難,在那裡,他遇到了另一位葡萄牙船長,船長告訴他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已返回馬六甲 (Malacca),船長帶著安次郎 (Anjirō) 返回馬六甲 (Malacca),安次郎 (Anjirō) 終於在1547年12月見到了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能操簡單葡萄牙文的安次郎 (Anjirō) 向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介紹了他的祖國日本及談論耶穌會士 (Jesuits) 如何能夠在日本比在馬六甲 (Malacca) 能說服更多的人信奉天主教,安次郎 (Anjirō) 後來陪同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前往果阿 (Goa) 的神學院,在那裡他接受了洗禮,他以保羅•德•聖菲 (Paulo de Santa Fé) 的名字受洗 (神聖信仰的保羅),而 "Anjirō" 這個名字是來自英文 "Angel" (天使),他在那裡進一步接受了語言訓練,並在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創立的聖保羅學院 (Saint Paul's College) 接受了教義講授。1549年4月14日,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與其他7人一起離開果阿 (Goa) 出發前往日本,安次郎 (Anjirō) 擔任翻譯員,他們於同年4月25日抵達馬六甲 (Malacca),同年6月24日,他們登上了一艘中國海盜船駛往日本南部的鹿兒島 (Kagoshima)。)

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一行人抵達鹿兒島 (Kagoshima) 後,受到了友好的接待,薩摩藩 (Satsuma Domain) 大名 (daimyō) 島津貴久 (Shimazu Takahisa) 於1549年9月29日在一宇治城 (Ichiuji Castle) 熱情地款待了他們,雖然島津貴久 (Shimazu Takahisa) 自己拒絕信奉基督教,卻給予耶穌會士 (Jesuits) 保護,以便他們在其領地傳播基督教,然而後來在當地佛教僧侶的壓力下,他於次年收回了對基督教的支持,並禁止臣民信奉基督教,否則將被判處死刑,居住於安次郎 (Anjirō) 家中的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留在鹿兒島 (Kagoshima) 首年只培養了100名信奉者,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鹿兒島 (Kagoshima) 的基督徒無法接受任何教義問答 (catechism),與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隨行的耶穌會士 (Jesuits) 於是前往平戶 (Hirado) 繼續傳教,使100名日本人成為了基督徒。縱使傳教路途崎嶇,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仍然渴望見到天皇,因此他於1550年10月搬到了日本第二大城市山口市 (Yamaguchi) (這個地方在19世紀中為明治維新 (Meiji Restoration) 的策劃地),他在街上佈道,其後他獲豊後国 (Bungo Province) (位於九州 (Kyushu) 東部)  中的大名 (daimyō) 大友宗麟 (Ōtomo Sōrin) 邀請會面,於是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在1550年12月離開山口市 (Yamaguchi) 前往堺市 (Sakai) (位於大阪府 (Osaka Prefecture)) 途中抽空與大友宗麟 (Ōtomo Sōrin) 會面。

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應邀到豊後国 (Bungo Province) 的原因,不僅是為了到訪停靠在當地港口的葡萄牙船隻以便收取一些從羅馬 (Rome) 運送到來的郵件和補給品,同時也是為了在當地建立一個傳教站。對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來說,與大友宗麟 (Ōtomo Sōrin) 的會面有一種政治必要性,因為外國人通常會與當地統治者會面,以表達他們在其領地上的需要,並解釋他們活動的性質。大友宗麟 (Ōtomo Sōrin) 與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會面的動機是希望能確定後者可以提供哪些幫助,以便他與葡萄牙人能建立貿易關係。受到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和與他隨行的傳教士之影響,最終導致豊後国 (Bungo Province) 成為日本主要的基督教省份之一。另一方面,大友宗麟 (Ōtomo Sōrin) 滿足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到訪葡萄牙船隻的要求,並承諾將會向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發送信件,以便通知他若有更多葡萄牙船隻抵達豊後国 (Bungo Province) 的港口。其後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動身前往京都 (Kyoto),可惜未能會見後奈良天皇 (Emperor Go-Nara)。從許多方面來說,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的努力和其京都 (Kyoto) 之行都被證明是徒勞的,除了他能夠親眼目睹戰國時代的戰爭對京都 (Kyoto) 的影響 - 這座首都因連續的戰爭而被毀壞了一半,他也同時了解到,日本帝國的天皇只是名義上的日本領導人,他對日本各地的個別大名 (daimyō) 幾乎沒有直接影響力或政治權力,在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行程期間,他遇到了來自堺市 (Sakai) 的一些富商,他們在日本的統一以及幫助組織基督教傳教士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續見#1440)

[ 本帖最後由 wantus 於 2024-11-3 11:44 PM 編輯 ]

回覆 引用 TOP

[隱藏]
(續#1439)

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花了11天時間試圖覲見天皇,但沒有成功,因此他們決定返回了平戶 (Hirado),途中他再次回訪大友宗麟 (Ōtomo Sōrin),因為他意識到天皇只是名義上的日本領導人,在日本傳教必須從大名 (daimyō) 入手並獲得他們的許可,傳教士才能進入他們的領地並公開傳教。在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離開日本之前,大友宗麟 (Ōtomo Sōrin) 向葡萄牙人和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保證,將耶穌會士 (Jesuits) 科斯莫•托雷斯 (Cosme de Torres) 和喬姆•費爾南德斯 (Juan Fernández) 置於他的保護之下。其後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找到了一艘前往馬六甲 (Malacca) 的船,於1551年9月出發前往印度,他希望第二年能返回日本,在途中他的船被颱風捲走,偏離了航線1,000英里,1551年12月17日,該船進入廣東的港灣,並在善尊海島 (St. John's Island) (今天稱為江門市的上川島) 附近拋錨,當方濟•沙勿略 (Francis Xavier) 看向大明的國土時,他感覺到那個國家在呼喚他 (
見#1181及#1429)。

聖方濟•沙勿略 (Saint Francis Xavier) 銅像右方是聖類思•公撒格 (Saint Aloysius Gonzaga) 銅像,1568年出生的類思•公撒格 (Aloysius Gonzaga) 是卡斯蒂廖內侯爵 (Marquess of Castiglione) 費蘭特•岡薩加 (Ferrante Gonzaga) 所生的7個孩子中的長子,原居於今天意大利北部的斯蒂維耶雷堡 (Castiglione delle Stiviere),在類思•公撒格 (Aloysius Gonzaga) 年輕時,當費蘭特•岡薩加 (Ferrante Gonzaga) 在檢閱軍隊,他穿著一套盔甲,走在父親身邊。早在他7歲時,他就開始對祈禱感興趣,並遠離了周圍的宮廷生活。當他9歲的時候,他和他的弟弟被送到佛羅倫斯 (Florence),在他們父親的朋友法蘭西斯科一世•德•麥地奇大公 (the Grand Duke Francesco I de' Medici) 的宮廷裡學習王子的習俗,麥地奇 (Medici) 宮廷是歐洲最宏偉、最富麗堂皇的宮廷之一,但同時也充滿了陰謀、欺騙、性和暴力。在那裡,他患上了腎病,這困擾了他一生,當他生病時,他趁機閱讀有關聖徒的書,並花大量時間祈禱。1579年11月,兄弟倆被送往一個親戚曼圖亞公爵 (Duke of Mantua) 那裡,類思•公撒格 (Aloysius Gonzaga) 對他在那裡遇到的暴力和輕浮的生活方式感到震驚,他在住所裡發現了一本記載聖徒短暫生平的書。他開始每天唱讚美詩祝禱,後來在他發現耶穌會士 (Jesuits) 彼得•卡尼修斯 (Peter Canisius) 所寫的祈禱書後開始冥想,他的虔誠行為包括每日進行彌撒、每週聖餐和每週禁食3天。

1582年,類思•公撒格 (Aloysius Gonzaga) 偕同父母與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 (Charles V, Holy Roman Emperor) 的女兒奧地利的瑪麗亞 (Maria of Austria) 一起前往馬德里 (Madrid),他成為法定繼承人阿斯圖裡亞斯公爵 (Duke of Asturias) 的侍從,後來被授予聖詹姆斯勳章 (Order of St. James)。然而,類思•公撒格 (Aloysius Gonzaga) 在王室地位越高,他就越想成為一名耶穌會士 (Jesuits),就如他在馬德里 (Madrid) 時的告解神父一樣,1583年8月15日,他的一次禱告經驗堅定了他的決定。當他告訴他的告解神父時,神父說他必須得到他父親的許可,他的侯爵父親得知他的繼承人想要放棄為他精心準備的一切時感到憤怒,決定全家回到斯蒂維耶雷堡 (Castiglione delle Stiviere),侯爵送兩個兒子參觀意大利宮廷,希望這種優雅的生活經驗能改變兒子的想法,並緩解兩個意志堅強的人之間之緊張關係。然而類思•公撒格 (Aloysius Gonzaga) 的決心更加堅定,父親最後無可奈何地作出讓步。 1585年11月,類思•公撒格 (Aloysius Gonzaga) 放棄了繼承權,讓給了他的弟弟,並前往羅馬 (Rome),在那裡他向耶穌會總會長 (Superior general of the Society of Jesus) 克勞迪奧•阿奎維瓦 (Claudio Acquaviva) (在其任內他對耶穌會 (Jesuits) 在印度、日本和大明的傳教事業發展很有貢獻) 自我介紹,後者接納他成為耶穌會士 (Jesuits) 及聖安德肋聖殿 (Basilica of Sant'Andrea) 的見習修士。


和其他神學院學生一樣,類思•公撒格 (Aloysius Gonzaga) 面對著一種嶄新的苦修方式,他接受關於苦修確切性質的不同觀點,他不得不多吃一點,並與其他神學院學生一起娛樂,除規定時間外,他被禁止祈禱,他花了4年時間在羅馬耶穌會學院 (Roman College) 研究哲學,並邀請教會聖師 (Doctor of the Church) 羅伯•白敏 (Robert Bellarmine) 作為他的宗教顧問。1589年,他返回曼圖亞 (Mantua),在他的弟弟與曼圖亞公爵 (Duke of Mantua) 之間進行調解,然後在1590年5月返回羅馬 (Rome)。翌年,瘟疫和飢荒襲擊了意大利,類思•公撒格 (Aloysius Gonzaga) 全心投入照顧瘟疫受害者的工作,他為病人乞討施捨,並親自將他在街上找到的人帶到耶穌會士 (Jesuits) 所建立的醫院,在那裡為他們洗澡、餵食,並為他們準備聖禮,他告訴他的宗教導師羅伯•白敏 (Robert Bellarmine) (後來被認為是聖人),他有預感自己很快就會死去。後來越來越多年輕的耶穌會士 (Jesuits) 患病,類思•公撒格 (Aloysius Gonzaga) 被上級禁止返回醫院,然而他卻獲得了在安慰聖母醫院 (Our Lady of Consolation Hospital) 之工作許可,因該醫院並不治療任何患有傳染病的病人,不幸的是類思•公撒格 (Aloysius Gonzaga) 去了那裡在照顧一名患有鼠疫的人時被感染,1591年3月3日,類思•公撒格 (Aloysius Gonzaga) 身在病榻,他的病情先惡化後有所好轉,但未能完全康復,其後發燒和咳嗽又開始發作,他慢慢地苟延殘喘,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並要求領聖餐,兩位耶穌會士 (Jesuits) 整夜陪伴著他,看到他手舉十字架並呼喊耶穌的名字時,臉色發生了變化,他去世時年僅23歲,他的遺體現在保存在羅馬 (Rome) 的聖依納爵堂 (Church of St. Ignatius)。

那4個銅像是完全按照那個時代西方的雕像風格而製作的,是在澳門當地的博卡洛鑄造廠 (Manuel Tavares Bocarro’s Workshop) 澆鑄的。它們與葡萄牙和巴西製作的同類雕塑非常接近,葡屬印度那些耶穌會 (Jesuits) 聖人的雕像現收藏於葡萄牙里斯本 (Lisbon) 之海軍博物館 (Museu de Marinha),這就意味着用來澆鑄銅像的模子可能是里斯本 (Lisbon) 耶穌會學院裡的木製模子的原型,這些模型至今仍有兩副存留。

(註: 荷屬東印度總督 (Governor-general of the Dutch East Indies) 揚•彼得斯佐恩•庫恩 (Jan Pieterszoon Coen) 命令巴達維亞 (Batavia) 的艦隊於1622年攻佔澳門失敗後 (見#1331),在澳門的葡萄牙軍方任命了一位上尉來管理防禦工事,把分散的堡壘趕工完成並連接起來,並建造了鑄造廠和火藥廠,用大砲武裝他們的堡壘。1623年7月17日,弗朗西斯科•馬斯卡雷尼亞斯 (Dom Francisco de Mascarenhas) 被任命為首位澳門總督,同年12月13日,弗朗西斯科•馬斯卡雷尼亞斯 (Dom Francisco de Mascarenhas) 與兩名「長髮華人異教徒」有蒼及德泉簽定了鑄造鐵砲的合同:「鑄鐵匠二人會提供鐵、炭、鼓風人員及鑄造場所。每百斤鑄造費用為3帕爾達烏(Pardaus)。若試驗時有砲炸燬,鑄造者必須將其熔為鐵丸,不再付費。每鑄百斤支付二經紀人 (不含翻譯費用) 1番銀 (Pataquinha)。不鑄造30至40擔以上的火炮。經紀人為平鴻、任泉。眾人畫押」。由於鑄造廠經營不善引致虧損巨大,兩年後,澳門總督委派來自葡萄牙的塞法迪猶太人 (Sephardic Jews) 曼努埃爾•塔瓦雷斯•博卡洛 (Manuel Tavares Bocarro) 接手鑄造廠,他的祖父弗朗西斯科• (迪亞茲) •博卡洛 (Francisco (Diaz) Bocarro) 及父親佩德羅•迪亞茲 (塔瓦雷斯) •博卡洛 (Pedro Diaz (Tavares) Bocarro) 皆是印度果阿 (Goa) 著名的火炮鑄造師,該鑄造廠被稱為博卡洛鑄造廠 (Manuel Tavares Bocarro’s Workshop)。)


(續見#1442)

[ 本帖最後由 wantus 於 2024-11-17 03:13 PM 編輯 ]

回覆 引用 TOP



伸延閱讀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
 提示:支持鍵盤翻頁 ←左 右→ 發新話題發佈投票
請先登入
小貼士:
依家可以用“@”tag會員啦!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Uwants.com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Uwants.com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 2003- Uwants.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