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ants TV消閒生活手機討論遊戲地帶影視娛樂校園生活數碼科技寵物樂園學術文化體育世界購物廣場時事投資貼圖影片上班一族美容纖體戀愛婚姻汽車討論站務管理
發帖
註冊 登入/註冊
追帖 打印

(轉載)華山思過崖,如本法師,人生無常,珍惜時光,慧海拾貝



(轉載)華山思過崖,如本法師,人生無常,珍惜時光,慧海拾貝

[隱藏]
華山思過崖:打佛七的"秘訣"


我算是個老佛七了,這三年來每年興寧都有許多佛七打,每次我也都在網絡通知大家,可是每次都是沒有人來.今年又打百日佛七.我在一次次的佛七中確實不斷有所進步,進步頗慢,但是想起我兩年前打佛七的狀態,相比之下,我還是很欣慰的.
打佛七我和很多哥們聊,都說大家一起念佛,都有很多麻煩,比如引磬敲的快了慢了,不斷有人進出大門等等問題.這個我以前也有,我經常看別人的毛病,或者和別人對比功夫這些. 淨空法師說:這都是共修最大的障礙. 夏蓮居說:"打破人我是非關,放下生平閒知見. 後來我學會想象其他人是十八羅漢,和我一起念佛,效果就徹底轉好,甚至有時候我開始就要想:"這是等覺菩薩在和我一起念佛",還會想"是十方諸佛在和我一起念佛".這樣一想,不但沒有任何煩惱,還得到了極其殊勝的加持,真是會轉就是一念啊. 後來知道佛號威力可以"一聲超十地",自然大家都是等覺菩薩,超過十地了嘛 . "六字擴三乘", 佛號可度人天,可攝小果,說大家都是羅漢,自然更不為過.
念佛是事理圓融,能念所念,能觀所觀無非是佛,有情無情,無非是佛,你念佛的時候,器界根身,全部轉換.所以有一些奇妙的現象. 你一定要知道,一定要記住,佛七是大家共同修功德,大家個個圓滿的得到所有的功德,而不僅僅是每個人念每個人的. 我有時候偷懶回家,但是在家距離佛堂一裡路,同樣可以得到巨大的,威力無比的加持,讓我在家也是佛號經常沖口而出,.不怎麼間斷,每次都一樣,而在不打佛七的時候,絕對不會有這樣的狀況. 包括我們立的上百個牌位,包括所有佛堂煮飯的,都感覺到明顯的加持,在各個方面得到感應. 所以回向的時候我都是圓滿的心,把所有大家的功德一心奉上佛剎.
解行相應,調整狀態,不要累到自己.與其盲修瞎練,不如有空翻翻文抄,看看黃念祖,淨空等大德對於念佛的開示,心裡明了,再念佛就坦蕩.如果累了,也不妨休息,不要和別人競爭,雖然大家一起在這裡因緣會遇,同來念佛,但是歷劫修行善根完全不同,天地懸殊,沒有可比性.
佛七不可求錢,不可求消災,只能求往生.這樣才能成就無邊勝福.同樣打佛七,念得那麼辛苦,有人求財富,有人求消災,有人為往生,功德利益相差萬裡.
念佛人,能和佛有幾分相應,則得幾分利益.有的念佛人,沒有十善業的基礎,甚至心還很齷齪,這樣念佛100天,也很難有什麼相應,不如心厚道,坦誠的人,雖然也不能總是相應,但是畢竟得到的加持很大. 能放下的人,謙虛的人得到的加持最大. 所以念佛同樣在那裡繞,其實是功德千差萬別,總是看基礎的因果,細行你做的好不好,基礎做的越好,念佛越相應.所以念佛人要修十善,修菩提心,修四宏誓願. 邊念邊修,不是一聽到要修心,便丟掉念佛,又去修心了.徐六擔板,只見一邊. 念佛的時候也是在修心,福分大了,什麼都好修一些. 淨土宗12祖徹悟大師說的:"深信因果者,必然大明乎心性."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攝心念佛,有妄想也是嘴念耳聽,沒妄想也是嘴念耳聽.不去理會什麼妄想不妄想,則妄想也成菩提,若用觀心念佛,則還有個能觀所觀,不夠究竟.就沒有<觀經>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那麼痛快直接.
下課以後別說話,少說話,繼續金剛持,看到愛說話的同修,遠遠你就躲著走.這樣功夫容易成片.功夫成片的秘訣是不斷的念,夢裡念佛的秘訣是"放下一切". 有人和我說夢裡念佛,要用呼吸念佛方法可以做到. 我問他:"你放下了嗎?"放不下無論什麼技術都沒用.偶爾是有的,想成片,成為功夫,沒可能. 所以功夫成片的秘訣是少說話,不說話. 我有幾次大放生後,或者打佛七之中佛號不斷,我不珍惜,總是說話,後來佛號不主動找我了,到現在一點功夫也沒有. 淨空法師說:"我教一個人,你的道場就用一招--------不說話,你就能成為一代宗師. 少說一句話,就多念一聲佛呀.
念佛的時候,我確定人在世間的一飲一啄,都是這樣修出來的.都是利他得來的. 念的坦然,念得塌實,念得如同我是世界上第一閒人,天崩地裂都不在乎 . 念之前,要先放下一切,想一下,有什麼沒有放下,孩子,家庭,見解,都要放. 捨身容易捨見難. 我們對於佛法的見解,在念佛的時候是障礙. 佛門的話,無非教你怎麼用功夫,會念了,會用功夫了,這些就要放下.還有一些般若智慧,見地高的人,大通家說的大話,也不可學,要放下,不放下你也不懂. 只要知道念佛大致道理就可,知道以後,行起解絕,一切放下.
祖師說過散心去念,也有無量福,別太在乎心不定這些.聽多了,慢慢就沒有妄想了.佛號和洪水一樣,可以沖掉所有的妄想,如果還想去打妄想,你就想阿彌陀佛這四個字吧.


[ 本帖最後由 公園加加速裙 於 2025-5-12 08:39 AM 編輯 ]

回覆 引用 TOP

如本法師: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摘自如本法師的《心地法門》

圓覺經雲:“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諸位同參!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是輪回的原動力,是障礙佛道的病本,眾生在六道輪回,根本的原動力就是情欲所牽纏,眾生要上升與墮落,都被情欲所束縛而不得自在;鸠摩羅什舊譯的譯為眾生,玄奘大師新譯的譯為有情,凡夫在三界流浪生死,都是以情欲為伴侶,以情欲為歸宿,以情欲為生活的資糧,以情欲為精神的寄托處,以情欲為人生的規范,所以眾生又翻譯為有情,因此可見有情不能沒有情欲,沒有情欲不是有情,那麼有情一旦沒有情欲的話,生死當下就解脫啦!輪回就消除啦!無奈的就是有情都是以情欲過活,如膠如漆,越粘越深,難以自拔,有情假使一旦失去了情欲,就像失去了生命一樣,生活沒有方向,失去了依靠,茫然失措,身心覺得乏昧,失去了情欲比死更痛苦,真是要他的老命,可見有情就是以情欲為生活,以情欲為命。如果沒有善知識的指導引發,是永遠要受情欲的支配而帶來輪回的。

諸位同參們!情欲是不清淨的,情欲是束縛的,情欲是黑暗的,情欲是暫時的欲樂,情欲是痛苦的,情欲是靠不住的,情欲是多變化的,情欲是輪回的,情欲是自私的,情欲是染污的,情欲是占有的,情欲是美中不足的,情欲是無常的,情欲是幻化不實際的,情欲不是永恆不變的,情欲的缺陷數不盡,說不完,可惜眾生沒有智慧透視情欲的真相,因此對情欲充滿了好奇心,產生強烈的迷惑好感,就想去嘗試它,品嘗它,結果粘住了情欲,欲拔不能,眾生為了情欲,因而造了無量的業障,自食其果,如人挖陷阱,不料自陷其阱。四十二章經雲:“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情欲的生活過習慣了,自以為情欲生活是正當的,是合法的,是名符其實的,就這樣被情欲所束縛而不自知。眾生最可憐的事,莫過於被情欲所支配,因而動蕩不已!心神不能安寧,為了情欲鬧風波,為了情欲傾家蕩產,為了情欲走法院訴訟,為了情欲拿刀槍互相砍殺,為了情欲家破人亡,鬧婚變,情欲的缺陷是累累的,諸位呀!情欲重的人是無法與佛法相應的;感情越重生死就越深;感情豐富的人,處處留情,處處生死;感情重的人是無法解脫生死的,與佛法尚有一段距離。

諸位同參!若想要得到情欲解脫的話,非從情欲下手不可,如何下手呢?就是以智慧來淨化情欲,化情欲為大慈大悲。慈的意思是要給予眾生快樂,悲是要拔眾生的苦難。比方觀世音菩薩,在眾生的心目中,是一位具有相當濃厚宗教情操的聖人,他所表現的行為價值,是眾生有目共睹的,所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能夠為眾生解決一切苦厄,對眾生是平等的普度,不分種族貴賤,皮膚不分黃、白、紅、黑一律平等拔救,到處尋聲救苦,以他具有的大雄大力,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廣大神通,能夠在十方世界自在出入,而廣度一切眾生,禀持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胸襟,慈眼視眾生,眾生有苦有難,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那麼觀世音菩薩不論遠近,即時能影現在眾生心目中,而能得到感應救度。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雲:“無盡意菩薩問佛:“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這就是表現出菩薩深深的具有無量神通力,與無量慈悲心的見證。

諸位要明白,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從何而來呢?就是從情欲淨化而來,以大智慧化導感情為大慈大悲,化小我為大我,以獨善其身化為兼善天下,以個人觀感化為整體的觀感,處處都是為眾生著想,眾生的苦難就是菩薩的苦難,眾生的快樂就是菩薩的快樂,沒有彼此自他相對立的分別,一律平等相待,打成一片,這是菩薩具有無量劫修行的風范;菩薩能以智慧與慈悲運用得恰恰好處,圓融無礙,度化眾生的悲願是盡未來際的,菩薩為了度化眾生,也曾經拋頭顱灑熱血,眾生需要什麼!菩薩就能如眾生的需要如願以償,眾生需要腦袋,菩薩可以腦袋給眾生;眾生需要身軀手腳,菩薩可以身軀手腳給予眾生;眾生需要金錢寶物,菩薩可以金錢寶物給予眾生;眾生身心恐怖不得安寧,菩薩會施大無畏的精神,給予眾生免得恐怖不安;眾生需要佛法得以解脫,菩薩可以為眾生演說佛法,讓眾生得到佛法的滋潤,以得到究竟解脫。菩薩度化眾生能觀機逗教,眾生需要菩薩以何等身分來救度他,菩蔭就有大智大悲的神通力,示現眾生所需要的身分來救度。菩薩具有的智慧與慈悲完全奉獻在眾生中,這種精神,這種美德,是貫串三世永無止盡的,突破空間地域觀念。華嚴經雲:“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菩薩全部以犧牲奉獻的精神做入世救濟的工作,這是可贊歎的,可歌可詠的。諸位呀!人生的價值不在於自己占有多少,而是在於自己奉獻之多少!菩薩的行為表現,就是具有這種美德,為六道眾生心目中的風范。

諸位同參們!慈悲又含育有解脫的意思,慈悲是經過智慧淨化而來的,慈悲是無染污的,慈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是真理的,慈悲是光明的,慈悲已不受輪回的,慈悲是無自私的、慈悲是奉獻犧牲的,慈悲是永恆不變的,慈悲是快樂的,慈悲是清涼自在的,慈悲是無缺陷的,慈悲是柔和中道的,慈悲是智慧自然的流露,沒有裝作、表現自然的,能夠如此才能堪稱菩薩的大慈悲心。觀無量壽經雲:“佛心者,大慈悲心是也。”所以我們學佛的同道,修行的目標,終了是為了成就佛道,既然是為了成就佛道,就應該學習菩薩的大慈悲心,成就慈悲心,圓滿慈悲心,絕對不能捨離慈悲心,學佛一旦捨離慈悲心,是無法成就佛道的,希望諸位學佛同道們,為了要成就我們的佛道,大家共同發大慈悲心吧!努力!努力!莫放逸。

回覆 引用 TOP

 諸位同參!學佛的人要發大慈悲心,也唯有發大慈悲心,才能與佛道相應,因而圓滿佛道。相反的,若是想要成就佛道而不發大慈悲心,欲證成佛果者,無有是處。學佛的人不可以用感情的心來學佛,用感情的心學佛會帶來困優,不但成不了佛,反而墮落生死的陷阱,學佛要節制感情,不要濫用感情,同時要淨化感情,感情是生死的枷鎖,感情束縛我們在六道流浪不停,感情的本質就是染污心在作怪,染污心就是淫欲心的演化而成,所以修行就是修不要染污自性,不要染污自性就不要有淫欲心,不要有淫欲心就要斷淫欲心,淫欲心不斷,塵不可出,眾生就是無法斷淫欲心,被淫欲心支配,搞得頭暈腦脹,身不由己,所以流浪生死。諸位呀!要斷淫欲心要下很大的勇氣與魄力,有些人為了要斷淫欲心,發誓不再犯,結果欲心暴發又犯了,天天都在佛前忏悔自己業障深重,天天發誓,天天犯,又天天忏悔,這就是眾生的本事,佛菩薩在旁邊看了之後,真是束手無策,想要救度也無法幫忙。根本要斷淫欲心,要證果之後淫欲心才能斷,凡夫是有淫欲心的,凡夫尚未證果而說沒有淫欲心,這是大妄語,自欺欺人。

二十年以前我曾經請問過一位很虔誠的老居士,年齡已經有八十五歲的高齡,一生當中都是一心一意的老實學佛,精通佛法,嚴持戒律,念佛參禅從未間斷,早晚安排的功課都是精進努力而做,我問:“請問老居士,自從您學佛以來已經有五十年以上之久,我也是佛教徒,如今很誠懇的敢請問老居士您一件問題,不知老居士介意否?”老居士點點頭說:“有問題請問,無妨,無妨!”我問:“淫欲心是生死的根本,淫欲不斷是無法超越生死輪回的,請問老居士您學佛以來已經五十年以上了,日夜精進學佛,到目前為止,不知老居士淫欲心斷了沒有?”老居士答:“年青人啊!年青人!我學佛以來已經五十年以上了,五十年當中從來都沒有參與淫欲之樂,一心學佛,如今淫欲心亦然存在,只是伏住淫欲心,尚未斷了,淫欲心是累生累劫俱來,我的年紀一大把,見女色還是會起淫欲心,我的菩提道念堅固,能把淫欲心伏住,令不生起淫欲心而已!年青人啊!淫欲心是生死輪回的根本,佛說的話一點也沒錯,謹慎莫放逸!努力吧!年青人!”我說:“感謝老居士苦口婆心的教導開示,我會牢記在心裡的,終生難忘。”

諸位同參們!淫欲心是難調難伏的,中外古今有多少君王將領,多少英雄豪傑都被淫欲心所考倒,對淫欲心束手無策,導致國家滅亡,甚至傾家蕩產,家破人亡,身敗名裂,因此對淫欲心要勇猛的下功夫,來減輕沖淡它,最後解脫淫欲心。佛門中教導我們對淫欲心時常作不淨觀,骷髅觀,因而對欲望能遠離執著而不生愛染。甚至以智慧觀照淫欲心,了知是緣生無性,淫欲心也是幻化無常,如幻如化,無有自性可得,見空性破執著,以達到自性自在,解脫淫欲心。




回覆 引用 TOP

人生無常,珍惜時光


人生無常,生病有時候是對人類的一種警惕,讓我們知道病苦災難會沒有預兆的來臨,警惕我們要時刻把握人生,現在不做、今天不做、今年不做,不知道是否還有明天、明年可做?因而能時時刻刻警惕自己不敢鬆懈。
不單是人體凡夫身有病是正常,連佛也會有病啊!
有一天佛陀和阿難出去托缽,他們所居住的地方和人群聚居的地方有一段距離,當走到樹林和鄉村交界處時,地上有很多斷落的樹枝和竹刺,佛陀一不小心腳底刺到斷裂的樹根,痛徹心肺。弟子們趕快把他扶回居住的精捨中,但佛陀已痛到昏了過去。
二千年前醫學並不像今天這麼發達可以送到醫院去,他們用土方為他敷傷,可是佛陀的腳仍然是又痛又腫,人也昏迷不醒。很多弟子都非常的擔心,在家的居士也很驚慌,怕佛陀就因此而消失在人間。
一位大臣匆匆忙忙的跑住王宮內向國王報告:“不得了啊!佛陀的腳被樹枝刺傷,現在非常的危急。”
國王聽了這個消息,心中非常著急,等到心定下來時說:“我們現在趕快去探望佛。”車子到精捨門口時他就趕快下車,並把王冠拿下,衣服整理好,以表對佛的敬重。
他恭恭敬敬的趕到佛陀的床前,看到佛陀仍舊是昏迷不醒,他就屈膝在床前,牽著佛的手說:“佛啊!我是阿闍世,我聽到你受了重傷馬上趕來。佛陀!您一定要憐愍眾生,您走不得啊!世間國家都需要您啊!”
佛陀睜開眼,握著國王的手說:“你起來坐著。”國王就坐在床邊,佛陀也由弟子扶著坐了起來,弟子們全都圍靠過來,佛陀又開始為他們說法了。佛陀向四眾弟子說:“人在世間,總是乘業而來;帶業而去卻又乘業而來。過去生中,我雖然生生為行善道,但難免也有一些觀念錯誤;一念差錯,千劫難逃啊!所以每一世我都歡喜的消業,雖然該消的業消了,但未消的余業猶存,所以我還繼繼在消受余報啊!”
當然後來佛陀並沒因此逝去。
但是我們通過這段小故事,就可以知道佛陀雖然已經成佛了,但他的身軀還是父母所生的肉體啊!所以一枝樹枝都可以傷到佛的腳,細菌也會使他的傷口腫起來,疼痛不已啊!甚至到昏迷的程度,更何況我們是凡夫呢?
也正是因為我們是凡夫,所以更該知道身體病痛是正常的事,只身病心不病,身體有了小病痛就視為自然的現象,更要時時警惕自己人生無常。要好好把握人生,提醒我今天如果不做,不知是否還有明天可做?
所以有一分的力量就要趕緊付出,付出才是我們的本分,助人也是快樂的根本,如果我們都能這麼想,做一分就可得一分,或者不止一分。你想象,你用你的綿薄之力去幫助別人,別人受施後心存善念,下次他也幫助別人,如此一片和諧美好景象更是人間天堂,又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只是開始做了些事情幫助別人,就想著我已經有在做了,為什麼我還會生病?那可就不只是你的軀殼在生病了,不能了脫功利慾念,心靈也是有求不盡的病疾。

回覆 引用 TOP

[隱藏]
劉素雲:慧海拾貝(第九集)





尊敬的各位法師,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好長時間沒見了,大約是十一個月左右。我是今年的一月十九號,上次來香港的最後一次,也是這樣面對面給大家解答問題,解答完,下午我就回哈爾濱了。所以就從這個時間算,到現在應該是十一個月左右,非常想念大家。
這段時間,不但全國各地的同修沒有見到我,包括哈爾濱的同修也照樣見不到我,我貓得挺嚴實。閉門謝客,潛心念佛,就是我這十一個月做的事情。前兩天講課的時候,我跟大家做了一下解釋。因為這幾個月,我從廣州回到哈爾濱,到現在是七個月的時間,這七個月的時間,很多同修到哈爾濱去,想見我都沒有見到。有的同修去了以後見不到我,非常難過,都跟刁居士說,如果不讓我見劉老師,我就死在哈爾濱。我跟刁居士說,千萬做好思想工作,不能讓人家來了沒見著劉老師,就死在這哈爾濱了。所以我說我們刁居士擔子很重,得負責接,負責送,負責吃,負責睡,還得負責做思想工作。我在這裡這麼說,就是告訴大家,能夠體諒我身邊護法居士的難處,應該寬容她、諒解她,實際也是寬容我、諒解我。為什麼我要隱居,上次講課的時候我已經說了,今天就不再重復了。
今天來見大家我也很高興,你們看我裡面換了一件新衣服,帶紅格格的,這是我很少穿的,兩點原因:一點原因是見到大家表示喜慶,讓大家看了開心,劉老師穿新衣服了;第二個原因,這件衣服是謝居士在病中替我做的,她現在身體狀況不太好,股骨頭壞死,我要出門,她給我做了三件衣服,所以我非常感恩。她是在有病的時候給我做的衣服,她希望我能穿著她做的衣服上鏡。我今天把這件衣服穿了,剛才你們可能看到我先到錄影室去了,干什麼?就是看穿哪個衣服的效果好。先是這麼穿著看效果,覺得可以,把上面這個脫了,就裡面這個格格衣服,錄影師說,可能這格格有點晃。所以我說這樣也好,我外面套一件,裡面這還露著,一舉兩得,既不影響效果,謝居士看到我穿她這個衣服,可能病能好了一大半,讓她心生歡喜,這也叫恆順眾生。所以我今天就換了一件新衣服。
今天給大家解決大家提出的一些問題,如果這個單子答完了,在座的可以隨時提。有一個要求,就是提問題要簡潔,因為這樣節省時間。你不要說那個事情發展的經過,你就說你要問我什麼問題,這樣咱們可能能多回答幾個同修的問題,你們看這樣好不好?好,感恩大家。我就按給我單子這個順序來說。
第一個問題是:末學經常懺悔,但懺了又犯,還是不能止過。請您教末學如何做?
真正的懺悔是懺了以後不貳過,這叫真正的懺悔,不在於你懺的次數的多少。你天天懺,天天犯,這叫老改犯。所以咱們誰都不要做老改犯。懺了就說明你認識到你錯了,那錯了咱們就得改,這才能見效果。我告訴大家,我說現在念佛和改過,如果排排號,把改過排在第一位,把念佛排在第二位。如果你不改過,光念佛,你往生不了極樂世界,非常明確,一定要改過,不能懺了不改。
第二個問題可能比較長,如果我是從頭至尾給大家念,耽誤時間,我讓咱們協會的同修,把要問的問題給我畫上橫線,這樣我就可以直接看到問題了。這個問題主要說,這位同修的先生是開海鮮餐館的,她讓我幫助那些被殺害的眾生,讓它們能跟咱們的同修學佛。她本人,就是咱們這個同修,也代那些將要被殺的眾生,求求劉老師加持,救救眾生,以及她的先生,放下殺業,不要再開海鮮酒家了,應該開素菜館。
感恩我們這位同修,你這個認識是正確的,開海鮮館殺生,造罪業,我們學佛的人不要干這個。開海鮮館肯定比素餐館要賺錢,我們不要賺那麼多的錢,生活夠用就可以了,能吃飽,能穿暖,有住的地方,能遮風避雨,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說就足矣了。掙那麼多錢沒有用,到時候都是廢紙。如果說讓我幫幫這些被殺害,或將被殺害的眾生,我會念佛給它們回向的。也請求這些眾生原諒我們這位同修的先生,但是先生一定要向這些眾生懺悔,如果他自己不懺悔,我幫不上忙。
這個問題和前一個類似,住在海邊,靠海吃海,捕撈、養殖這就是主業,這也是殺生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說:請劉老師慈悲對當地的百姓開示,因為大家很喜歡您的光碟,也請您跟當地的龍王神,及一切水族生靈開示,希望彼此解怨釋結,今生能夠放下萬緣,求生淨土,希望人民早日戒殺、修善,真心慚悔。
這個問題提問的也好,我記得前兩天我講課的時候,說了大連同修的那個例子。咱們大連有一個同修,學佛的時間不長,也就不到兩年的時間,她在青島承包了兩個海島,養鮑魚和海參,前後投了一千萬。現在已經應該是陸續該回收的時候了,那就不是一千萬了,那個東西據說非常貴,能賺錢。後來她春節的時候見到我,她就提起這個事情。刁居士就跟她說,咱們學佛的不能干殺生的這個事。後來這個同修悟性非常高,她當時就表示,我就不弄這個了,那我現在養這個鮑魚和海參已經長大了,都到該賣的時候了,怎麼辦?刁居士就說:「等有時間讓劉大姐給你去看看」。今年我就去了,去了我就給這些海參鮑魚都做了皈依。她不但自己不吃不賣,別人要轉租她這個海島,就奔著她這個鮑魚和海參來的,她都堅決不轉租,而且是專門雇了三個員工,在這個海島上看著這個鮑魚和海參,不讓別人來捕撈。所以現在就自然的,讓這些鮑魚和海參自然的就放生了。
我們就從她投資來看,就看她投資這一千萬,咱們不看她現在應該回賺的,這一千萬她就撒手了。這個我當時非常感動,我說「我隨喜你的功德,你很有慈悲心,救了無數苦難的眾生!」就是這樣。她跟我說,她說「劉姨,你不知道,我們公司的那些員工,都背後說」,因為她畢竟是老板、董事長,她說我員工背後都說,「這個敗家娘們,一千多萬不要了,放生了。」我說:「現在大家還不太理解,等他們理解的時候,他就不這麼說,就該贊歎你了。」她不是雇了三個員工在這看著,因為常年這個島上就幾個員工,他們是三個月放一次假,輪班,每一次假期是十天。這個員工他沒學佛,所以他就想這個鮑魚和海參是最有營養的東西,那老板又不在跟前,你想他能不吃嗎?我估計也沒少吃。所以這次我去了以後,我跟他們說,我說以後你們自己,聽了我講的以後,你還吃,還是不吃,你們自己來選擇。我沒有堅決的說,你們以後不要再吃了,你們再吃就應該怎麼樣怎麼樣,你不能這樣說,我就道理講給他們聽。我聽董事長後來跟我說,「劉姨,從聽了你講的以後,我那些員工現在都告訴我,不再吃這個鮑魚和海參了。」我說這樣它們就安全了,陸續就可以放生了。

回覆 引用 TOP

所以在海邊上生活的,確實是靠海吃海,也是一種維持生活的一個出路。但是如果你學佛了,你能不能給這些魚、蝦什麼的,給它們皈皈依。譬如說,我老伴不吃素,他吃葷,我說「你偶爾的饞了,你買回來我也給你做,但是不能買活魚。」他說:「那我要是在那買活魚,在那殺了,我拿回來,行不行?」這時我嚇唬他,我說「不行,那我認識,我認識它是活的。」我說「你必須買那個翻白的,它咽氣了的,你拿回來我給你做。」但是他拿回來的,他倒是比較聽話,我估計是大概十次有九次是買那個翻白的,偶爾買過活的沒有我也不知道,因為我不認識,這打妄語了。回來以後我在做的時候,我都先給這個魚做做三皈,給它們念念往生咒,告訴它們咱們不要結怨,我老伴現在他還沒到那個程度,他還想吃點鮮美的味道,我說你們就諒解他,就是這樣的。所以有些事,咱們學佛要學得活,不要把佛學死了,這不行那不行,要我老伴,我就說堅決不行。後來有一次我說了一句,我說你能不能那樣,以後你再饞了,你到飯館去吃?我老伴當時臉色就不太好。後來我想,不對,你那不是拿尺去量人家去嗎?那你拿回來我還給你做。現在這個時候已經很少很少了,我老伴基本上是跟我吃素了,偶爾的來個客人,家裡的孩子去了,給他買點熟食什麼的,人家已經很自覺了。所以這個就看,如果這個魚被咱們念佛的捕撈到了,咱們可以給它做做皈依,給它念念佛、念念往生咒,說不定就給它超出去了,人家脫了這個魚身,人家成佛去了,這是一件好事。你要是被那個不信佛的撈去了,那就是被殺了。學佛和不學佛干同樣的事,但是你起心動念不一樣,效果也不一樣,結局也不一樣。
這個說,他可能是搞醫的,說那個中草藥,有的是有生靈的,像蜈蚣、蠍子等等,他說應該怎麼樣對待?該用,還是不該用?
因為這個中草藥需要用的,這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方,咱們現在一下子都給它廢掉,也不對。就像我剛才前一個問答那麼解釋、那麼說,給這些蜈蚣、蠍子,這些生靈都給它們念念佛、回回向,求得它們的諒解,跟它說你這樣為人類也是在做貢獻。你這樣,咱們贊歎它,讓它不要結怨。不同的人,不同的對待,得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就看我們的心是什麼樣的心。一切法由心想生,你慈悲心說,我現在這樣說,如果蜈蚣和蠍子遇到我們學佛人了,能夠給它做念佛回向,說明它有福報,還是一件好事,就是看你怎麼看。就像一個人的手心手背似的,你這麼看是手心,是這樣的,翻過來是手背,是不是都是同一個手?就同一個問題,用不同的方式去處理。我們念佛人發慈悲心,給它們念佛回向,說不定這一生它遇到你,雖然你把它吃了,因為遇到你,它就成佛了。
這個說:末學有一個七歲的女兒,在家學習傳統文化,未來五至十年,只想陪孩子扎三個根,及背誦《淨土大經科注》,想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請您開示。
我不知道大家聽了這個問題,如果是你回答,你怎麼回答?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對於一個七歲孩子來說,應該讓他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不是說扎三個根不好,背誦《科注》不好,不是這個意思。咱們的大環境,國家的方針政策,它的教育方針,這個咱們都要看。如果說你現在把孩子就圈在家裡,給她扎三個根,未必這個根能扎得那麼牢、那麼住。背誦《大經科注》,想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想法也是好的。如果你其他的時間全都這麼利用,對於一個七歲的孩子來說,她能不能接受、能不能承受?時間長了以後,她會不會反感、會不會逆反?因為孩子她都有一個過渡期,什麼期什麼期,到那個期的時候,她的性格就會很反叛。現在七歲你能管得了她,你讓她東她東,讓她西她西,長到十三、四歲的時候,那個時候可能你就指揮不動她了,那個時候怎麼辦?這是一個。
第二個,孩子應該有個集體的生活環境。她周圍,畢竟是孩子,我是從孩子那個角度,因為我過去當過小學老師。她有那樣一個生活環境,如果你單獨的就把她擱在家裡,以後長大了,她會自閉的,很可能有自閉症。所以你多方面的考慮。首先說你這個想法是對的、是好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可以考慮。我建議你怎麼辦?就是孩子正常上學,該上小學上小學,該上中學上中學,在上學的過程當中,你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陪孩子來辦這兩件事,一天有兩小時足夠了。這樣既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又有利於孩子接受我們的傳統文化。不成熟的建議,供你參考。
這個題目是關於助念的事。這整個問題好長,我就想助念的問題,我就重點強調幾個問題。一、是助念請一伙人。這是第一重要的,你們注意。請一伙人,什麼意思?譬如說你請我,我帶領的這一撥人,都是修淨土法門的,送往生就是念阿彌陀佛,沒有其他的夾雜。要嘛你請持咒的,你就別請念佛的,專門請持咒的。用一個方法去送這個亡者,它是有利的,就是這個場它不沖突。你這面讓他念佛,那面讓他持咒,這個亡者他神識還沒走,他就糊塗了。就像咱們似的,我告訴你往東,他告訴你往西,那你究竟往東往西?你自己就暈了。這亡者也是這樣,咱們對亡者要負責任,所以請一夥。不管用哪種方法,不要夾雜,念佛就是念佛送往生,持咒你就是持咒送往生,別一會持咒、一會誦經、一會念佛,不要把它搞雜了。就像咱們學經教似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送往生也是這樣,也是這個理念。因為過去送過幾個往生,總結出來的經驗也好、教訓也好,就是什麼樣的方式、方法最好。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能不送醫院的盡可能不送醫院。可能咱們南方,香港這面,據說條件還不太具備,必須得送醫院。如果要是非送醫院不可,我提一個不成熟的建議,因為我對這邊的情況不是特別了解的,非送醫院不可,在最後關頭,千萬不要搶救,不要滿身插管子,帶氧氣罩,或者上呼吸機,這是最糟糕最糟糕的事情,因為這樣他是最痛苦的。他痛苦,他表達不出來,他就生瞋恨心,生瞋恨心就往下墮。所以咱們做為兒女,孝順長輩怎麼孝順?不是說你把他送醫院,你花了多少錢,住的什麼高檔病房,給他吃的什麼高級藥,這不是孝順。你能安全的把長輩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是大孝特孝,沒有比這個孝更大的孝了。不要搶救,如果有條件不送醫院,那當然是更好了。
再一個千萬別哭。不要哭,你哭,拽他的情執,他這情執一出來,他走不掉,走也去不了好地方。我有時候,我說話就嘴黑,不客氣。活著不孝,死了亂叫,給誰看?活著,老爸老媽,給姑娘姑娘不養,給兒子兒子不養的,完了到死了,爹、媽嚎起來沒完,我說那是給別人看,給活人看的,這是最大的不孝!你非得把你老爹老媽,人家本來要去好地方,你拽著人家兩條腿,往下拽,你那叫孝順嗎?不能幫倒忙,咱們得幫正忙。別扒啦,別一會媽、一會爸,手也提溜提溜,一會摸摸腦瓜門熱不熱,胸口熱不熱,還是腳丫子熱不熱,反正我是不主張這個。我送往生我從來不探,我不摸腦門,我也不摸胸口,我也不摸腳,一個是我也不會,我不知摸了幹啥。

回覆 引用 TOP

再一個我想強調的,就是我來這邊接觸到的,我們南方和北方有個什麼區別?北方送往生就是一心念佛,沒有其他夾雜。咱們這邊喜歡觀,觀上哪道去了。就這個我現在拿不準應該怎麼說,是不是一個地方一個風俗習慣?觀,現在,你看有同修就問我,劉老師,我們最近往生了一個老人家,你看看他去沒去極樂世界?我這麼回答的,我說我不知道,下一句,我又接了一句,我說就是我知道,我也不告訴你,我告訴你等於我幫著你打妄念。我說你打這個妄念幫不了這個亡者的忙,你只有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給他回向,只有這四個字能幫亡者。你非得打妄念,領頭這一開始打妄念,一觀,完了一琢磨,念佛的人全都跟著觀,都跟著研究上哪道去了。他上哪道去了,你觀出來,你也幫不了,你必須念佛給他回向,才能幫他忙。所以這個我建議,以後我們送往生的時候,是不是不要這麼老觀?我對這個觀,不太理解,怎麼個觀法?反正因為我也不會,我也觀不出來。這是送往生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
總的來說,就是你讓這個往生者有一個他所熟悉的、安靜的環境。你要是送醫院去,醫生穿著白大褂,護士也穿著白大褂,來來往往,這個拿著盤子,那個拿著針的,那個拿刀的,我估計他會生恐懼感,是不是這樣?在家裡送的時候,還有最後臨終走之前,親屬不要靠前,一定讓同修們來送,找有經驗的同修來送。因為我經歷的兩位,可以說真是大菩薩給我們表法,他自己要求的,家親眷屬不要靠前,所以他走的時候就我們在他跟前。這可能是菩薩往生之前教我的一個方法,就是不讓家親眷屬靠前。譬如說家裡老人,我們看他病重了,我們往往有個什麼習慣、習俗?通知家親眷屬、親朋好友來見最後一面,南方、北方大概這個是共同的。
譬如說老爺子或老太太病重了,一看快不行了,這趕快,現在交通也方便,資訊也方便,一個電話過去以後,家親眷屬呼呼的來,有的五十個、七十個家親眷屬輪番轟炸,這個見完那個見,有的可能都好幾輩,來了以後這個拉拉手,那個說兩句所謂溫暖的話。我說這個他不修到一定的程度,他肯定去不了極樂世界了。五十多個家親眷屬在拽著他,七十多個家親眷屬在拽著他,就是一個人一個線,一個人一根繩,你說都拽著他,往這邊拽,他想上極樂世界,他走得動嗎?他去不了了。所以這個情執千萬最後別讓這個未來的亡者,他還沒去世,一定不要讓這個情執牽動他,有一個牽動的,他都去不了。
因為我送了一個老大哥,最後他就惦念那小外孫子,就惦念這一個人,他就沒走好。我說他讀了四千多部《無量壽經》,最後走的是全身硬硬的,而且那個顏色都很難看,就那一件事。後來送完了以後,我問他家屬,老爺子有什麼事放不下?完了後來他們說,就放不下這孩子,就這麼一件事。因為我跟他說,我說老大哥你還有什麼放不下的,你念了那麼多《無量壽經》,念了一輩子阿彌陀佛,到最後關頭一定要把握住自己,念阿彌陀佛。他當時就哭了,雖然他表達不出來,不能說話,但是他眼淚就下來了,那說明我說對了,他確實有放不下的。
現在有的老人臨走之前,可能他有一種預感,一百個有九十九個希望他的親人都過來看一看,現在就是這種情況。做為我們晚輩在他面前,盡可能給他做好工作,千萬咱們別主動的找這些個家親眷屬、朋友們來探望。很多同修就是家裡有人往生了,往往都喜歡問我同一個問題,「我們家老人去哪一道了?上沒上極樂世界?」我上一次回答問題,我記得我是這麼回答的,我說第一我還沒去極樂世界,我沒看著他。我說等我去極樂世界,我看見了,我一定給你報個信,你家誰誰誰,現在在或者是不在西方極樂世界。我說因為我現在還沒去,這個報告我遞不上報單。
第二個,我說最最重要的,是你能去西方極樂世界。你去西方極樂世界了,你這個家親眷屬在不在極樂世界,你自己就明了了,你還用問別人嗎?如果在,你們在西方極樂世界團圓了,是一件好事;如果不在,你去了西方極樂世界,你什麼都知道,你的家親眷屬誰誰誰在哪一道,你一清二楚,你有本事了,佛力加持你有本事了,你就可以度他們去極樂世界了,這個方法是最妙的。我說現在我告訴你,我說去了,增加你的執著,你可能「我們家的誰誰誰,上極樂世界了,劉老師說怎麼怎麼的」。現在我說話都有點謹小慎微了,不敢說。有時候我無意中說一句什麼話,譬如說我上哪個道場,那個道場的領班問我,劉老師,你看我們這個道場怎麼樣?那你們替我回答,你說我得咋回答?我說,好,挺好。我就這麼說了。說完了以後到處宣傳,劉老師給我這個道場印證了。你說我是誰,我能給誰印證?真是,所以說現在讓大家把我真是逼得都不太敢說了,我本來淨說大實話,現在有時候那實話到嘴邊,我得咽回去。
這個佛友說:末學病重發,願持大悲咒四十九遍,一直到命盡形瘦。末學不吃藥,佛力加持,已完全康復,現在想把咒放下,一心持念阿彌陀佛,一句名號,請問可以嗎?這樣做是否叫打妄語?還是咒得念,還是專持佛號?請您開示。
可以把咒放下,專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四個字是咒中之王,沒有任何一個咒,能超過阿彌陀佛這個咒中之王。你念阿彌陀佛,十方諸佛菩薩都贊歎、都高興,沒有人挑你理。大悲咒那不是觀世音菩薩的咒嗎?如果你一不念大悲咒了,觀世音菩薩生氣了,他不是菩薩,他是凡夫。你不要用你的凡夫之心去揣摩菩薩。

回覆 引用 TOP



伸延閱讀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
 提示:支持鍵盤翻頁 ←左 右→ 發新話題發佈投票
請先登入
小貼士:
依家可以用“@”tag會員啦!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Uwants.com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Uwants.com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 2003- Uwants.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