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ants TV消閒生活手機討論遊戲地帶影視娛樂校園生活數碼科技寵物樂園學術文化體育世界購物廣場時事投資貼圖影片上班一族美容纖體戀愛婚姻汽車討論站務管理
發帖
註冊 登入/註冊
追帖 打印

[經濟] 世界奇趣錄:中美貿易戰關稅已經增至145%與125% (美國為何要在貿易領域打擊中國)、(夏寶龍的鄉巴佬思維)2025年4月16日



[經濟] 世界奇趣錄:中美貿易戰關稅已經增至145%與125% (美國為何要在貿易領域打擊中國)、(夏寶龍的鄉巴佬思維)2025年4月16日

[隱藏]
世界奇趣錄:中美貿易戰關稅已經增至145%與125% (美國為何要在貿易領域打擊中國2025年4月18日

引用:
【香港01報道】​美國對華總關稅增至145% 外交部:若想談判解決就應停止胡作非為 2025-04-11

4月2日特朗普關稅政策以來,截止目前,美國對華關稅總額已加至145%;中國亦強硬反擊,對所有原產地為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由84%提升至125%。
...
溫馨提示
1、美中貿易戰激烈,雙方關稅已經增至極限的145%與125%,目前並無談判基礎,經濟領域最終全面脫鉤機會極高。美國已經將中國列為海外敵對勢力,假若不再與「真正的壞蛋」保持經濟關係,不知是否會選擇外交關係也脫鉤。

2、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願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美方真的想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就應該停止極限施壓、!中國從來不吃這一套!

3、中方目前未掌握足夠籌碼,並無談判意欲。中國是從來不尊重國際法和國內法不遵守規則,與美國貿易戰,缺乏拉攏歐洲各國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本錢。

4、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4月14日起,依序訪問越南、馬來西亞與柬埔寨。而該等國家已經事先張揚,中美貿易戰,不會和中國站在同一陣線。基於歴史的恩怨,
周邊國家對中國並無好感,只對人民幣有興趣。習近平強調要聚焦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應該也會是好夢成空。

5、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又表示,中國是一個負責任國家,對美國的霸淩行徑採取反制措施,既是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也是為了維護國際規則和秩序,為了維護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為了維護國際公平正義。面對美國的霸淩霸道,妥協退讓沒有出路。

6、研究香港回歸史,清楚看到不受限制的釋法權、實質任命權、雙重負責制、政改五步曲,全面管治權、8.31決定、港區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以及維護國家安全23條等,全是胡作非為踐踏一國兩制的霸淩行徑,是國家邪惡的具體展現。

7、美國關稅的新取向,不存在如清朝時期強迫買賣的霸淩行為。特朗普認為對中國施加關稅,正是抗衡中國貿易霸權。賊喊捉賊是中國人的民族性,對中國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的決心,西方國家是看在眼裡笑在心裡。

8、洗產地逃避關稅,是中國人走後門繞過規則的民族性的延伸,是張良計是過牆梯。

9、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已經鎖定東南亞一些成長最快的經濟體,越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課徵的稅率名列前茅,分別為46%、36%、32%、24%,而也是工業國的「盟友」菲律賓,稅率只是17%。不知習近平有冇第二條張良計。

10、特朗普的意圖,明顯是希望將中國供應鏈引導至菲律賓。東南亞其他洗產地國如越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及柬埔寨等,如果能夠洗心革面不再扶邪助惡,相信稅率是應該有得傾。


11、全球經濟一體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出了國界,使世界各國和地區之間的經濟活動相互依存、相互關聯,形成世界範圍內的有機整體。

12、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耶蘇一直都是與撒旦同在,人類也總有善惡之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本質,正是道不同而相為謀,客觀效果就是扶邪助惡,令這個世界變得更邪惡,「中國現象」已經充分說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禍害。

13、美國以低稅率向全世界開放市場並不是天經地義,長期依靠發行國債支持財政及購買外國產品,導致貿易財政雙赤,工業萎縮基層受苦。全球經濟一體化結束是良性發展,美國人是覺醒得太遲,而美國亦未有為工業回歸做好準備工夫。  

14、特朗普揚言:「工作機會與工廠將重新湧入美國,我們將讓國內工業基礎全面加速。」要對兌諾言,特朗普是應該採取實際行動,讓支持者看到未來想像光明。

15、歴史記載,美國曾以配額制度輸入工業產品,也是亞洲四小龍崛起的因由。美國可以考慮重新實施,對東南亞「友好」國家提供配額低稅輸入輕工業產品,以填補與中國脫鉤的貨源,減低通脹壓力。配額制度形成自然的反傾銷機制,客觀效果亦等同扶助該等國家替代中國,亞洲有機會出現新的四小龍。

16、要吸引投資
令工作機會與工廠重新湧入,美國是應該以稅務優惠吸引「友好」國家投資者,並容許投資者以略高於其本國工資水平輸入50%的本國勞工,對美國及投資者是雙贏的策略。

17、特朗普4月2日宣布對所有進入美國的進口產品加徵稅率為10%的「基準關稅」,4月5日已生效。 同時,對全球一百多個國家額外徵收最高49%的「對等關稅」。

18、特朗普的舉措,被形容為「地圖炮」關稅政策,全世界都搞不清特朗普的意圖,導致全球股市暴跌。英國是美國最堅實的盟友,首相施紀賢表示,理解特朗普推動關稅的背後原因,並認為全球化已成過去。

19、特朗普又將中國定性為「敵對貿易國家」,目的是為貿易政策和關稅談判定出底線。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應該不是意圖孤立中國,而是拋棄WTO重塑全球貿易體系,抗衡中國主導全球貿易的霸權。

20、特朗普已經表明,各國需要在中美之間做選擇。要在美國市場得益,就要對中國產品增加關稅,以及不能夠成為洗產地國,否則「對等關稅」不會調整。或許特朗普早已預見,東盟及歐盟都必定分裂。

21、特朗普決意另起爐灶,習近平應該已判定會失去美國市場,全面脫鉤是勢所難免不存在談判基礎,正努力
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和中歐命運共同體。源於有風駛盡𢃇的民族性,中國過度發展導致產能過剩,相信東盟和歐盟也必然會採取防禦措施。

22、美國與中國的貿易衝突,主因是美國人從來不願意認真研究中國人的民族性,天真地以為可以同中國對等貿易而鑄成大錯。

Youtube:關稅戰下中國命運二選一
中國命運二選一


Youtube:美國人不認真研究中國人的民族性,天真地以為可以同中國對等貿易而鑄成大錯。
明恩溥說好中國故事


[ 本帖最後由 中道 於 2025-4-20 04:35 PM 編輯 ]

回覆 引用 TOP

奇文共賞:賊喊捉賊是中國人的民族性|夏寶龍的鄉巴佬思維

【大公文匯要聞】​國安教育日夏寶龍主旨講話(全文)2025.04.15

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不斷譜寫「一國兩制」實踐新篇章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2025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的致辭
(2025年4月15日)夏寶龍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我國第10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創造性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頒布實施,把總體國家安全觀法律化、制度化,並將4月15日規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在這個具有重要意義的日子裏,我很高興以視頻方式出席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活動。

過去10年,是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10年,我國國家安全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牢牢掌握發展和安全主動權,續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過去10年,也是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鬥爭最為激烈的10年,香港歷經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走過了極不平凡、極不尋常的歷程。

從2014年非法「佔中」到2016年「旺角暴亂」,直至2019年「修例風波」爆發,「港獨」猖獗、「黑暴」肆虐、「攬炒」橫行,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香港被破壞得面目全非、滿目瘡痍,那種慘狀令很多人至今仍心有餘悸。

危急時刻,中央果斷出手、力挽狂瀾,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

「修例風波」本質上是反中亂港分子和美西方外部勢力發動的港版「顏色革命」,是香港歷史上永遠抹不去的傷疤,是懸在我們頭上時時敲響的一口警鐘。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如果忘記過去,忘記了在哪裏摔跤的、怎麼摔跤的,那以後還會遇到更大的麻煩、栽更大的跟頭。大家必須牢記「修例風波」的慘痛教訓,始終保持警醒、引以為戒、警鐘長鳴。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外部勢力搞亂香港、以港遏華的圖謀不會改變,也絕不可能得逞。外部勢力對香港插手干預從未停止過,香港回歸以來發生的種種亂象,背後都有他們的影子。現在,美國對香港的遏制打壓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最近,美國炮製所謂「2025年香港政策法報告」,並對6名我國中央政府駐港機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官員實施所謂制裁,再次暴露其霸道霸凌的醜惡嘴臉和黔驢技窮的歇斯底里。

更為荒謬的是,美國竟對從不設關稅的香港累計加徵高達145%的關稅。大家都知道,香港作為自由港,對包括美國商品在內的所有商品實行「零關稅」。過去10年,美國對香港貿易順差達2715億美元,香港是美國最大的貿易順差地,但美國依然對香港如此加徵關稅,簡直是蠻橫霸道、無恥之極!這讓世人更加看清,美國見不得香港好,是破壞香港人權自由、法治秩序和繁榮穩定的最大黑手,它不是要我們的「稅」,而是要我們的「命」。

中國人民從苦難中一路走來,誰妄圖讓我們重回積貧積弱,誰就是我們的敵人。外部勢力妄圖搞亂香港,讓香港回到過去的動盪不安,那是痴心妄想!外部勢力妄圖阻礙我們過上美好生活,讓我們回到過去的一窮二白,那是痴心妄想!外部勢力妄圖遲滯甚至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我們回到過去任人宰割的悲慘境地,那是痴心妄想!

美國一而再、再而三對香港進行遏制打壓,換來的只能是其在香港的代理人的加速滅亡,最終必將反噬其自身。讓美國那些「鄉巴佬們」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面前去哀鳴吧!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中國人民從來不吃霸道霸凌那一套,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是嚇不倒、壓不垮的。中國人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壓、威脅和訛詐不是同中國打交道的正確方式。「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有獵槍」,我們從來沒有怕過誰。


75年前,帝國主義侵略者把戰火燒到了新中國的家門口,中國人民深知,對待侵略者,就得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這就是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現在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正昂首闊步踏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無論是關稅戰、貿易戰還是其他什麼戰,我們更加沒什麼好怕的,天塌不下來。……閱讀全文

大公文匯要聞:​國安教育日夏寶龍主旨講話(全文)
https://www.tkww.hk/a/202504/15/AP67fdca10e4b0fbda9a1e7fde.html


溫馨提示
1、美國從1776年建國到1894年,已成為全球第一經濟大國。建國只有短短的200多年,現時仍然是經濟和文化及軍事的超級強國。

2、中國人自稱擁有五千年文明,得到美國等經濟發達體開放市場的助力,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在文明與法治領域,中國人仍舊是第九流的低端民族,被美國人譏諷為「鄉巴佬」。中國人的五千年文明到底是些什麼東西,實在值得反思。

3、研究回歸史,清楚看到不受限制的釋法權、實質任命權、雙重負責制、政改五步曲,全面管治權、8.31決定、港區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以及維護國家安全23條等,全是胡作非為踐踏一國兩制的霸淩行徑,是國家邪惡的具體展現。

4、 中國國家安全法的法律位階,是中國憲法訂明的基本法律。根據《中國憲法》第六十二條第三項,立法權屬於全國人大。2015年習近平版的《中國國家安全法》,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非法制定。

5、《中國憲法》笫三十一條訂明:「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此項規定,通過《基本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直接適用於香港特別行政區。

6、一個國家實行兩種制度,香港居民並不是憲法訂明的中國公民。香港居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是由《基本法》第三章具體規定,並無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

7、2015年的《中國國家安全法》第四十條訂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應當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

8、中國是從來不尊重國際法和國內法不遵守規則,香港特別行政區也從來不是法治的城市,而中國人和香港人就從來不關注法治。參考基本法的規定回頭望過去,是些什麼人阻礙我們過上美好生活都唔使問阿貴。

9、美中貿易戰激烈,
美國關稅的新取向,不存在強迫買賣性質。

10、貿易是你情我願,認為美國關稅是霸淩行徑,中國人就應該展現底氣,志不同不相為友老死不相往來,哀鳴什麼美國不是要我們的稅而是要我們的命?

11、美國提高關稅就等同是要命,潛台詞就是認為十四億中國人的命都是由美國低關稅養活。夏寶龍的說法,充分暴露出其人的鄉巴佬思維。

延伸閱讀:
美國高關稅及貿易保護主義的歷史基因


Youtube:習近平已是特朗普昨日的過去
特朗普昨日的過去


Youtube:賊喊捉賊是中國人的民族性
賊喊捉賊的民族性


[ 本帖最後由 中道 於 2025-4-20 11:03 AM 編輯 ]

回覆 引用 TOP

【聯合新聞網報道】川普關稅戰1周大戲!從強硬出招到戰略暫緩 5大貿易目標是否達陣? 2025-04-11

美國總統川普2日拋出重大關稅計畫,震撼全球經濟秩序,並可能徹底改寫美國與盟友間長期建立的貿易關係,隨後又於9日宣布暫緩對大多數國家的高額關稅措施90天,並將重心放在對中國的貿易施壓。

這項政策轉彎,對川普原本誓言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的宏圖影響幾何?川普又是否離他的目標更近了?BBC整理其5大貿易目標進展:


一、爭取更有利的貿易協議

川普說:「數十年來,我們的國家被各國敵友洗劫一空。」

川普原始的貿易計畫力道十足,擬對所有國家(甚至包含一些無人居住的島嶼)一律課徵10%的基礎關稅,對他點名的60個「最惡劣國家」則加徵「對等報復關稅」,使全球盟友與對手無不警覺,擔憂經濟將遭重創。


白宮迅速宣稱川普接到「超過75位」世界領袖來電,表達願意讓步與協商,財政部長貝森特亦證實此說。雖然政府未公布具體名單,但已證實與南韓、日本等國展開談判。

重點觀察: 美國的貿易夥伴有90天與川普達成協議,時間緊迫。儘管協商仍在初期,已有國家釋出善意,顯示川普的談判策略確實在某種程度上產生壓力與效果。

二、振興美國工業

川普說:「工作機會與工廠將重新湧入美國……我們將讓國內工業基礎全面加速。」

川普一貫主張,關稅是重建美國製造業的關鍵手段,能保護本土產業免受不公平外來競爭。不過,儘管現有工廠可能短期內擴大產能,若要企業真正「回流」、重啟生產線並投資新廠房,前提是需要有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

然而,川普近期一連串「忽上忽下」的關稅政策,恰恰造成政策的不確定性。今天可能保護汽車與鋼鐵業,明天則轉向高科技電子產業,使企業難以制定長期投資計畫。

重點觀察: 關稅政策朝令夕改,使得美國與海外企業更傾向觀望,不敢貿然投入巨額資本。除非川普能提供明確、穩定的產業支持藍圖,否則「製造業復興」的願景仍難實現。

三、抗衡中國貿易霸權

川普說:「我非常尊敬中國國家主席習主席,但他們一直在嚴重占我們便宜。」

在宣布關稅暫緩後,白宮官員迅速澄清:這項轉變並非軟弱,而是為了集中火力對付「真正的壞蛋」── 中國。貝森特直言:「中國是美國貿易問題的最大來源,也是全球的問題。」

若說川普是想與中國來場意志力對決,那現在雙方的角力已正式展開,儘管總統與幕僚暗示仍在尋找「體面下台階」。川普9日將貿易失衡歸咎於過去美國領導人,而非中國;白宮發言人李維特更表示,若中國願意談判,總統會展現「極高的寬容度」。

重點觀察: 挑戰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與軍事強權,無疑風險極高。更何況過程中,美國可能已疏遠在這場對抗中最需要的盟友。

四、提升關稅收益

川普說:「現在輪到我們繁榮,我們將用數兆美元減稅、還債,一切會迅速實現。」

在競選期間,川普一再強調關稅將帶來巨額收入,可用以彌補預算赤字、實施減稅、甚至支持政府新方案。根據無黨派機構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估算,若實施10%通用關稅,美國未來10年可進帳2兆美元。

作為比較,國會最近通過的預算藍圖中所包含的減稅方案,預計在10年間花費約5兆美元。

重點觀察: 若川普堅持目前的基礎關稅,加上針對特定進口品與中國的額外稅收,政府確實將在短期內看到收入增加。但一旦消費者轉向國內產品,這筆收入恐怕會迅速縮水。

五、降低美國消費者物價

川普說:「國內生產將促進競爭,最終為消費者帶來更低物價。這將是美國的黃金時代。」

雖然外界對川普發動貿易戰的真正動機仍眾說紛紜,川普自己最常提到的理由就是:讓美國民眾的生活成本下降。他堅稱關稅將刺激國內競爭、壓低價格。

儘管川普宣布關稅政策後,能源價格一度下跌,但多數經濟學家認為,這與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有關,而非關稅本身帶來的好處。

實際上,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關稅會提高進口價格,並隨著競爭減少進一步推升國產品價格。稅務基金會估算,若實施10%通用關稅,美國家庭每年平均將增加1253美元支出,且影響最大的是低收入戶。

重點觀察: 物價上漲與川普「讓人民得利」的目標背道而馳,也可能對其個人聲望與共和黨選情構成重大隱憂。

整體來說,川普5大目標之中,除了短期內增加政府收入具體可見,其餘仍充滿挑戰與變數。

聯合新聞網:川普關稅戰1周大戲!從強硬出招到戰略暫緩 5大貿易目標是否達陣https://udn.com/news/story/124373/8668443

[ 本帖最後由 中道 於 2025-4-12 10:16 AM 編輯 ]




回覆 引用 TOP

【無綫新聞】​習近平下周國事訪問東盟三國 據報越南面對美關稅威脅擬嚴查中國商品  2025-04-11

外交部宣布,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應越共總書記蘇林、越南國家主席梁強邀請,14至15日對越南進行國事訪問。

習近平也應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易卜拉欣、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邀請,15至18日國事訪問馬來西亞和柬埔寨。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指出:「周邊是中國外交的優先方向,中國與東南亞是命運與共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此次訪問是習近平主席今年首次出訪,對推動中國同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以及中國東盟關係的整體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也將為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注入新動力。」

大國外交|習近平將訪東南亞三國 北京指今年首次外訪具重大意義

北京在本周二和三召開中央周邊工作會議,習近平在會上強調要聚焦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努力開拓周邊工作新局面。

除了中美目前的關稅戰,柬埔寨、越南和馬來西亞,都受到美國的對等關稅衝擊,分別面臨四成九、四成六和兩成四關稅。三國都已聯絡美方進行磋商,並無反制行動。

路透社報道,越南面對美國的關稅威脅,將會嚴查中國商品,透過越南「洗產地」出口美國的做法,並加強管制對中國出口美製晶片、半導體等敏感商品。

越南政府星期四宣布,美國已同意和越南啟動貿易協定談判,並隨即宣稱將打擊「貿易欺詐」,但未有透露詳情。報道指,由於中國是投資越南最多的國家,越南許多出口貨含有大量中國成分,中國企業亦廣泛設廠。河內當局希望審慎行事,避免激怒中國。

無綫新聞:習近平下周國事訪問東盟三國

回覆 引用 TOP

[隱藏]
【經濟日報報道】​美國打擊「中國加一」戰略 東南亞洗產地在劫難逃 2025/04/03

川普對等關稅上路,亞洲成了海嘯第一排,遭課徵重稅。專家分析,川普想藉此打擊大陸廠在東南亞洗產地的行徑,並打擊「中國加一」戰略,將衝擊全球供應鏈。

川普對等關稅鎖定東南亞一些成長最快的經濟體,越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遭課徵的稅率名列前茅,分別為46%、36%、32%、24%。

分析師對關稅範圍感到意外,警告仰賴出口的東南亞國家將面臨重大逆風。普徠仕(T. Rowe Price)策略師庫希利說,美國占東南亞出口約15%,關稅提高20%~35%,將對成長構成巨大阻力,對較貿易導向的經濟體尤其如此。巴克萊分析師也說,短期內關稅可能會讓此區出口踩煞車。

亞洲多國遭課重稅,路透熱點透視(Breakingviews)專欄作家康河信(Hudson Lockett)分析,此舉意在粉碎越南等國採取的「中國加一」策略,即陸廠把成品輸往越南等國後,轉銷美國。如今越南關稅高達46%,直逼中國大陸疊加後的54%關稅稅率,仰賴東南亞轉出口的陸廠將受重創。

法盛(Natixis)資深經濟學家說,以往許多限制鎖定「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現在轉而聚焦「產自中國」(Made by China)。

川普的貿易政策想讓部分製造業回流,可能包括戰略產業如鋼鐵、鋁業、車業、製藥等,以及高科技產業如半導體等。

但瑞穗經濟學家說,美國要在低端製造業競爭不大合理,川普也許偏好從對中國曝險較少的盟國進口商品。

康河信認為,這種情境下,由於越南是中國貿易和投資的一大接收國,大概會是輸家。 若是如此,在越南業務龐大的三星電子和Nike等,也會頭痛不已。

相形之下,印度欲擴大製造業,也許可以趁勢而起。印度關稅稅率較低,為27%,且對中國投資設下高壁壘,有望支持該國成為供應美國的低成本基地。但貿易政策更穩定前,全球企業不大可能調整自家供應鏈。

另一方面,馬來亞銀行指出,高關稅可能會導致大陸商品湧入泰國、印尼等國,引發通縮震撼。

經濟日報:
美國打擊「中國加一」戰略 東南亞洗產地在劫難逃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8652273

回覆 引用 TOP

【BBC News】​特朗普為何在貿易問題上打擊中國 2025年4月11日

特朗普的貿易戰,焦點突然之間變得清晰。與其說這是一場對全球各國開戰的貿易衝突,不如說這更像是特朗普一貫風格的熟悉戰場:美國對中國。

暫停對數十個國家徵收更高的「報復性」關稅90天,但仍保留10%的全面關稅。而中國——其出口從 iPhone 到兒童玩具等各種商品,佔美國進口總額的14%左右——受到更嚴厲的對待,稅率高達145%。


特朗普表示,增加關稅是因為北京準備對美國商品徵收84%的關稅進行報復,總統形容此舉「缺乏尊重」。但對於這位憑藉反華言論首次入主白宮的政治人物來說,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報復。

對特朗普來說,這是他第一個任期內未完成的任務。「我們沒有時間做正確的事情,而我們現在正在做這件事,」他告訴記者。


其目的無非是顛覆以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核心的既有全球貿易體系,以及支撐這一體系的曾經廣泛持有的理念,即認為更多的貿易本身是一件好事。


若要理解這對這位美國總統而言有多重要,你需得回到大家尚未將特朗普視為有望當選的候選人之前。\

2012年,當我第一次在中國商業之都上海進行報道時,幾乎所有人——全球商界領袖、中國官員、來訪的外國政府和貿易代表團、外國記者和博學的經濟學家——都認為,增加與中國的貿易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它推動了全球經濟成長,提供源源不絕的廉價商品供應,使中國的新工廠工人大軍日益嵌入全球供應鏈,也為跨國企業帶來龐大利潤,因為他們的商品得以銷售至中國迅速壯大的中產階級。

在我到來的幾年內,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勞斯萊斯、通用汽車和大眾汽車的全球最大市場。

還有一個更深層的理由。隨著中國變得更加富裕,從理論上來說,中國人民將開始要求政治改革。他們的消費習慣也將有助於中國轉型為消費社會。

但第一個願望從未實現,中國執政共產黨只是加強對權力的控制。第二個期望中的轉型也實現得不夠快,中國不僅仍依賴出口,甚至公開打算佔據主導地位。

2015年,中國推出了引來指責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這是一項由國家支持的政策藍圖,目標是在航空航天、造船、電動車等領域成為全球領導者。

就在同一年,一位政治素人開始競選美國總統,他在競選過程中反覆強調,中國的崛起​​掏空了美國經濟,推動了「鐵鏽地帶」的衰落,讓藍領工人喪失了生計和尊嚴。

特朗普第一個任期的貿易戰打破陳規,粉碎共識。他的繼任者喬·拜登(Joe Biden)總統保留了對中國的大部分關稅。

儘管它們無疑給中國帶來了一些痛苦,但並沒有為改變經濟模式。目前,中國生產了全球60%的電動車,以及80%的電動車電池,其中很大一部分電動車是中國本土品牌。

所以,現在特朗普回來了,採取以牙還牙的策略加徵關稅。若不是這段時間美國總統推出關稅後又暫緩,這次行動本可視為對現有全球貿易體系的最大衝擊。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取決於兩個關鍵問題。

但有需要保持謹慎。中國對自身經濟實力的願景——建立在強勁出口與嚴密受保護的內需市場之上——如今已與其「民族復興」的理念和一黨專政體制的地位緊密相連。例如,中國對資訊領域的嚴格控制,意味著它不太可能放鬆對美國科技公司的壁壘。

但還有第三個問題,這個問題需要美國來回答。美國還相信自由貿易嗎?特朗普經常表示,關稅是一件好事,不僅僅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是目的本身。

他談及保護主義壁壘對美國的好處,以刺激國內投資,鼓勵美國公司將外國供應鏈帶回國內,並增加稅收。如果北京認為這確實是關稅的主要目的,它可能會認為沒有什麼可談判的。

世界上兩個最大的超級大國可能將陷入一場你死我活「贏家通吃」的經濟霸權爭奪戰,而不再倡導經濟合作的理念。如果是這樣,那確實將標誌著打破過去的共識,並帶來一個截然不同、甚至可能非常危險的未來。

BBC:​特朗普為何在貿易問題上打擊中國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5y4e0d41dlo/trad


溫馨提示
1、全球經濟一體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出了國界,使世界各國和地區之間的經濟活動相互依存、相互關聯,形成世界範圍內的有機整體。

2、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耶蘇一直都是與撒旦同在,人類也總有善惡之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本質,正是道不同而相為謀,客觀效果就是扶邪助惡,令這個世界變得更邪惡,「中國現象」已經充分說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禍害。

3、美國以低稅率向全世界開放市場並不是天經地義,長期依靠發行國債購買外國產品,導致貿易赤字工業萎縮基層受苦。全球經濟一體化結束是良性發展,美國人是覺醒得太遲。

Youtube:特朗普為何在貿易問題上打擊中國
特朗普貿易打擊中國



[ 本帖最後由 中道 於 2025-4-19 05:55 AM 編輯 ]

回覆 引用 TOP

【香港01報道】​美國對華總關稅增至145% 外交部:若想談判解決就應停止胡作非為 2025-04-11

4月2日特朗普關稅政策以來,截止目前,美國對華關稅總額已加至145%;中國亦強硬反擊,對所有原產地為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由84%提升至125%。

4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表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中方不願打,但也不怕打。但若美方極限施壓、胡作非為,中國從來不吃這一套;美方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有記者提問:白宮現已證實,許多中國輸美商品面臨高達145%的累計關稅。中方對此有何回應?是否會再次提高對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

林劍表示,中方已多次闡述在關稅問題上的嚴正立場。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願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美方真的想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就應該停止極限施壓、胡作非為!中國從來不吃這一套!任何對話都必須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如果美方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中國是一個負責任國家,對美國的霸淩行徑採取反制措施,既是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也是為了維護國際規則和秩序,為了維護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為了維護國際公平正義。面對美國的霸淩霸道,妥協退讓沒有出路。

香港01: 美國對華總關稅增至145% 外交部:若想談判解決就應停止胡作非為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28755?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 本帖最後由 中道 於 2025-4-17 09:53 AM 編輯 ]

回覆 引用 TOP

【香港01報道】關稅戰|施紀賢:全球化已結束 承諾盡一切方式保障英國國家利益 2025-04-07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發起全球關稅戰,各地股市隨即遭「血洗」。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又譯施凱爾或斯塔默)表示,理解特朗普推動關稅的背後原因,並認為全球化已成過去。

唐寧街首相府發言人4月6日向《泰晤士報》(The Times)發聲明指,施紀賢表示特朗普作出一些大家不認同的事情,但有民眾支持他的理由。

施紀賢稱,世界已經改變,全球化已結束,大家正身處一個新時代。又認為有需要展現他們的態度、一個更積極及改革主義的工黨政府,為全國民眾解決疑難。

報道提到,施紀賢在即將發表的講話中強調全球化的結束,並承認自由貿易和大量移民的政策導致數以百萬計選民失望。

英國遭特朗普政府加徵10%關稅,施紀賢5日曾與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通話,重申貿易戰不符各方利益,但任何事情都不應該被排除在外。而他暫時尚未與特朗普討論關稅問題,不過在《星期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的撰文中,施紀賢就表明會繼續致力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務求避開關稅,並同時考慮國家干預以保障國家利益。

施紀賢表示,政府會加快推動計劃,冀提升本土競爭力,以減少受到全球衝擊。

香港01:關稅戰|施紀賢宣稱全球化已結束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27041?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回覆 引用 TOP

【BBC News】特朗普關稅政策讓東南亞國家陷入兩難 2025年4月18日

郭悠(Koh Ewe)、尼克·馬什(Nick Marsh)& 阿詹格拉斯特里(Astudestra Ajengrastri) - BBC記者、BBC印尼語記者 發自新加坡、吉隆坡和雅加達 的故事。

當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在他的第一任期內對中國實施關稅時,越南企業家黎浩(Hao Le,音譯)看到了商機。他的公司是數百家新興企業之一,這些企業與中國出口商品競爭,後者面臨越來越多來自西方的限制。


黎浩的SHDC電子公司位於越南海陽新興工業中心,每月向美國銷售價值200萬美元(150萬英鎊)的手機和電腦配件。但如果特朗普對越南商品徵收46%的關稅(計劃目前暫緩至7月初),那麼這些收入可能會消失。黎浩說,這將對其業務造成「災難性影響」。

他補充說,將產品轉售給越南本地消費者並不是可行的選項。「我們無法與中國產品競爭。這不只是我們的困境,許多越南公司在本地巿場也苦苦掙扎。」

2016 年的特朗普關稅政策導致大量原本要出口至美國的廉價中國商品湧入東南亞,對許多當地製造商造成衝擊。但這同時也為其他企業打開了新機會之門,特別是那些希望減少對中國依賴的全球供應鏈。


然而,「特朗普2.0」政策有可能關上這些大門,因為這些被視為不可接受的漏洞。對於如越南和印尼這類快速發展、努力嘗試在晶片及電動車等產業中擔任關鍵角色的經濟體而言,這無疑是一記重擊。

他們也發現自己夾在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中國是強大的鄰國,也是最大的貿易夥伴;而美國則是關鍵的出口市場,可能正試圖以犧牲北京為代價達成交易。


因此,習近平本週出訪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這趟早已規劃的訪問也顯得格外迫切。這三個國家都為他鋪上了紅地毯,但特朗普認為這是他們密謀「坑害」美國的更多證據。


根據報導,白宮將在即將與小國展開的談判中,施壓要求它們限制與北京的來往。但鑑於中國與東南亞之間的資金流動龐大,這可能是一個幻想的目標。

2024年,中國出口創下3.5萬億美元的紀錄——其中16%出口至東南亞,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作為回報,北京透過其「一帶一路」基建計劃,在越南興建鐵路、在柬埔寨建設水壩、在馬來西亞修建港口,以加強對外關係。


「我們無法選擇,也永遠不會(在中國和美國之間)作出選擇,」馬來西亞貿易部長東姑.賽夫魯.阿齊茲(Tengku Zafrul Aziz)週二在習近平訪問前對BBC表示。


BBC News:特朗普關稅政策讓東南亞國家陷入兩難

回覆 引用 TOP



伸延閱讀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
 提示:支持鍵盤翻頁 ←左 右→ 發新話題發佈投票
請先登入
小貼士:
依家可以用“@”tag會員啦!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Uwants.com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Uwants.com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 2003- Uwants.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