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ants TV消閒生活手機討論遊戲地帶影視娛樂校園生活數碼科技寵物樂園學術文化體育世界購物廣場時事投資貼圖影片上班一族美容纖體戀愛婚姻汽車討論站務管理
發帖
註冊 登入/註冊
追帖 打印

好文分享



好文分享

[隱藏]
金剛經第一說-修行在生活




◎前言

  《金剛經》助人明心見性,不論修習何種法門,要能有所成就,必得契入其中境界。緣於根基與修為的差別,對於《金剛經》有著多樣的見解。自忖根鈍見拙,仍以至誠分享學習《金剛經》的所聞、所思、所修,期盼 前輩大家包容、指導,更盼十方大德一同分享,讓更多人霑享《金剛經》的智慧力量。

一、《金剛經》第一說:「修行在生活」

  首先來看《金剛經》的起頭: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著衣、乞食、收衣缽、洗足,簡簡單單,平平常常,而不凡之處就在這平凡的幾句話。很多人談到修行就會想到玄之又玄,要嘛閉關、要嘛遁隱,世尊開宗明義就告訴我們:「修行就在生活!」

  有人說:「我喜歡參加法會,感受莊嚴殊勝的氛圍。」有人說:「我喜歡跑寺參禪,學習沉澱混濁的心靈。」這些當然都是很有意義的活動,不過進了道場是善男子、善女人,出了道場又變回滿心煩惱,要是真的遇到境緣考驗,能有把握不起二心、不動妄念嗎?

  唐朝百丈懷海禪師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在領眾修行的同時,仍然親自勞動,勤苦工作,就算細瑣的生活事務也不假手他人,如此「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說的正是:「修行就在生活!」不管一舉一動,或是一呼一吸,都要提醒自己把握時間,不可放逸,這樣才能有成就。

  祖師大德除了揭示「生活修行,修行生活」的大義,同時提供了修行的方法。比如《普賢十大誓願》:

一者禮敬諸佛。
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
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
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
十者普皆回向。
  
又如《六祖壇經》: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諠。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很多人在下定修行的決心之後,遇到最大的障礙就是不知道該聽誰的,因為各宗各派都說跟著自己學是最棒最好的。今天聽張三,明天聽李四,大家都知道要追隨明師,可是哪裡曉得誰是真明師?誰是假明師?可憐有不少人就在東追西隨間耗去寶貴時間,最終一無所成。

  最保險的方法就是向經典學習、向祖師學習,誠如上引《普賢十大誓願》、《六祖壇經》二例,就是明明白白告大眾:從生活中觀照,從生活中調整,從生活中提升--修行就在生活。這也是《金剛經》的首要大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回覆 引用 TOP

金剛經第二說-生活在持戒




  在修行的歷程中,許多人都會臆想:如果修出成就了,那麼生活會有什麼改變呢?答案就在《金剛經》的起頭:

    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舉凡著衣、乞食、收衣缽、洗足等生活事務,已證悟的 世尊與待證悟的大眾同樣依循應有的規矩過平常的生活,簡單來說「生活要持戒,持戒過生活」。

    當年世尊入涅之前,阿難問曰:「佛在世時,我們以佛為師,佛滅度後,大眾以何為師呢?」佛言:「以戒為師。」此外,修行六度中,持戒也是不可或缺的資糧,可知「持戒」是非常重要的。或許有人會問:修行求的是自在,怎麼修到最後還是處處「受限」,有修反而不如不修!其實戒律不是枷鎖,也不是牢籠,要求得真自在,還真得好好持戒才行。

    就拿最根本的「五戒」來說好了,五戒指的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犯了任何一個,都將帶來遺憾的結果,更何況犯了其一,很可能引發連鎖效應,最終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譬如某甲飲酒過量,一時喪失理智,興起了偷盜之心,在行竊的過程中又貪愛受害者的美色,而有邪淫之念,為惡過程遭遇受害者的奮力抵抗,終而惱羞成怒殺害了受害者。因為不懂戒律,不願持戒,結果一下犯了酒戒、偷盜、邪淫與殺業,所以「持戒」能不重要嗎?相對而言,能持戒的人深知因果不昧,所以懂得有所節制,不單保全了自己的清淨,也讓周圍的人活得快樂,這樣的人我和諧才是活得自在!

  有個實例故事是這樣的:民國十七年間,湖南南嶽祝聖寺的老和尚,為在家信眾授五戒。有個小偷看到大家報名受戒,也想參加,但又沒把握受持五戒,所以就只受了妄語戒。就在受戒的當天晚上,有十來個軍人,擔了餉銀,夜住村莊一宿。小偷與他的同夥計劃偷取餉銀,途中遇到他的叔父,問到去那裡?受了不妄語戒的小偷,不敢說謊話,也不敢說實話,便支支吾吾答不出話來。叔父見到這種情形,知道準沒好事,大聲呵斥:「跟我回去!」小偷就跟隨叔父回家。他的伙伴仍依計偷餉銀,結果被軍人抓到,全部槍斃。這個小偷,就因為受持一條不妄語戒,撿回了一條命。

  持戒有利無弊,戒律的精神存在日常之中,譬如:學生遵守校規、大眾遵守法律;考試遵守試場規則,行車遵守交通法規……這些規範讓個人免於惹禍上身,同時維繫著社會的穩定與和諧。較之世間法的規範層次,佛法的持戒有著更積極的意義--「因戒得定,因定生慧」。

  持戒的起始點在於提起正念,降伏惡念。善慢慢增加了,惡漸漸減少了,接著行善不思善,止惡也不思惡,心中捨去執著、分別與妄想。心,靜了,也淨了,遇上什麼境界都能清楚明白,不再隨欲牽引,於是智慧就生起了,看清事實真相,當然不再迷惑,漸而跳出輪迴糾葛,從此身心安住,這才是真正的解脫,真正的自在。

回覆 引用 TOP

金剛經第三說-成就,不假外求




 《金剛經》開宗明義:修行在生活,生活應持戒。接下來的疑問是:努力修行了,專心持戒了,要真有些成就,那成就從何而來?

  許多人喜歡「走捷徑」,爭相尋求「大師」加持、灌頂,最好「大師」一摸頭,馬上就頓悟。即如精舍文章〈詐騙集團〉:

    昨天晚上有去參加他們的見證會,是我妹妹一直叫我去,於是我就去了。我妹妹加入約二個月,她說加入後,只要依教奉行四件事,師父無條件承擔弟子的所有業力業障及因果…

    這樣好像不太可能,就算師父是在世佛,他為什麼要做這樣?又為什麼其他的佛菩薩做不到這樣,其他的佛菩薩頂多只能教我們怎麼了解因果業力,也沒有幫信男信女承擔業力…他們不須持戒,不須吃素,不須念經,業力業障因果都交給師父。   

    試想:如果這就是修行,世尊何需開經轉法輪?再則,上網搜尋此類大師的相關資訊,和經典所言多有違背,怎麼可能是修行正法!當年 世尊殷殷勸勉:「依法不依人」,想必料及邪說易惑人心,誘人入魔。可惜多數人不肯老實修行,妄想一步成佛作祖,說來不是「大師」強過 世尊,而是正念提不起,邪知滿天飛。

  修行的正念就是要相信「成就,不假外求」。我們常見二、三歲的小朋友看到路旁垂死的小動物,心生不忍而哭成淚人兒,沒有人教這些小朋友,為何他們能夠生起慈悲心?可見良善的性德是與生俱來的。再往後看,有些小朋友長大之後,會有攻擊、虐待小動物的行為,追究原因多是仿效大人或影視內容,所以人會有不善的想法或行為,就在於後天的染污蒙蔽了本來的清淨。修行,就是從自我做起,藉由斷惡修善恢復清淨的身心,就像 六祖惠能所說: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自性是清淨的,自性是本具的,一旦找回本來的面目,就能轉迷為悟,這就是修行的成就!

  以下列出《金剛經》所舉「成就,不假外求」的例子: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法無所得」、「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是什麼?「無所得」、「無有得」說的就是「本來如此,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所以要相信自己的無限可能,不要妄求別人能幫自己修行。

    宋代茶陵郁和尚講得淺顯: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而今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即如 佛示:人人皆有佛性。自修自得,他修他得,他人吃再多飯,填飽的也不可能是自己的肚子!

修行,別無他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
成就,不假外求:轉迷為悟,般若自現。




回覆 引用 TOP

金剛經第四說:佛法,來自尊師




    修行在生活。
  生活要持戒。
  成就,不假外求。

  常言:「生佛不二。」佛是已悟之眾生,眾生是待悟之佛。更淺白的說,如果佛是圓滿無瑕的玉璧,那麼眾生就是尚待琢磨的璞石!所以,璞石經過琢磨能成美玉,眾生經過修行始得成佛。問題是:如何琢磨?如何修行?如果不得其道,那麼再美的潛質終歸可惜,甚至是磨磚作鏡,白忙一場。

  《金剛經》:「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教人一則讚嘆佛法的殊勝,一則讚嘆須菩提尊者親聞說法的福分。凡事絕無偶然,我們可以看看 須菩提尊者怎麼做的:

    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

    偏袒右肩表示「不違背師長」,右膝著地表示「不違背正法」,合掌恭敬是「對師長的至誠至敬」,如此勝緣確實來自「尊師」!

  修一切法,莫非如此!唯有尊師、敬師,才有可能得到明師指引,也才有機會有所成就,否則盲修瞎練,恐怕難有所成。

  二祖慧可本已遍學大、小乘法義,後來遇到達摩祖師,明瞭得到祖師的教導,才能讓自己真正悟道。所以他為了拜師,整個晚上都站在雪中,就算積雪已經到了膝蓋,他也沒有絲毫動搖。甚至為了表明求法的決心,更是引刀斷臂,終於感動達摩祖師,最後承襲祖師衣缽,成為佛門龍象。

  《華嚴經》記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事,說明善財童子為了成佛,接連請益:

    德雲比丘、海雲比丘、善住比丘、彌伽、解脫長者、海幢比丘、休捨優婆夷、毘目瞿沙仙人、勝熱婆羅門、慈行童女、善見比丘、自在主童子、具足優婆夷、明智居士、法寶髻長者、普眼長者、無厭足王、大光王、不動優婆夷、遍行外道、優缽羅華長者、婆施羅船師、無上勝長者、師子頻申比丘尼、婆須蜜多女、善度居士、觀自在菩薩、正趣菩薩、大天神、安住地神、婆珊婆演底夜神、普德淨光夜神、善目觀察眾生夜神、普救眾生妙德夜神、寂靜音海夜神、守護一切城增長威力夜神、開敷一切樹華夜神、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夜神、妙德圓滿神、瞿波女、摩耶夫人、天主光天女、遍友童子、眾藝童子、賢勝優婆夷、堅固解脫長者、妙月長者、無勝軍長者、最寂靜婆羅門、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等諸位大德菩薩。

  這二個故事明白告訴我們:「學佛,不能閉門造車,一定要懂得尊敬師長、請益師長。」

  《華嚴經》云:「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我們無緣親聞佛的教導,所以需要仰仗明師指引,才能探得佛法的妙義!

  「誰是明師?」

  即以「佛經」作為判別依據,凡是所言、所教合乎經典所載,則可親近就學。

  「如何尊師?」

  除了禮敬、崇拜之外,更重要的是時時銘記把師長的教誨,並勉力落實於生活處處!

  把佛當作指引人生的師長,把菩薩大眾當作互相學習的同學,能夠尊師,就能重道,師、道俱尊,是為佛法!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回覆 引用 TOP

[隱藏]
金剛經第五說:金剛心,慈悲心




持戒的生活就是修行。
本具的清淨就是成就。
學佛的根本就是尊師。

    《金剛經》教導大眾提起堅如金剛的「真心」!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善」就是能夠嚴持戒律,不犯戒者何為不善。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本具的清淨」。

    應住何心?應住真心。
    降伏何心?降伏妄心。

    如何住真伏妄?《金剛經》明言: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
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可知「金剛心」即「慈悲心」:「慈」者「與樂」,引導大眾獲得喜樂;「悲」者「拔苦」,幫助大眾出離苦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正是學佛人應有的胸懷。更淺白的說,慈悲就是「利益大眾」的大心。

  安住慈悲並非易事,分享二個想法如下:

    一、「共益想」:今天我幫助別人,明天別人幫助我;此刻我幫助一百個人,彼刻可能有一百個人幫助我,所以助人也是自助。人人利益眾生,何處沒有喜樂!何時不感溫馨!

    二、「一體觀」:這個世界就像一個人體,每一位眾生都是生長其中的細胞。所有細胞如果都能健健康康,那麼人體的運作自然平順。反之,要是有顆細胞生變,可能環環相扣,引發不可彌補的遺憾。

  長養慈悲是人生必需的功課。「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 大願地藏王菩薩正是慈悲的典範,我們看看 地藏王菩薩的發心多麼慈悲:

  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

  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

  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
  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

  地藏菩薩教化六道一切眾生,所發誓願劫數,如千百億恆河沙。

    心心念念都是利益大眾,時時刻刻都在接引大眾,這是無上的慈悲哪!

  五代十國時期的永明延壽大師同樣具有宏大的慈悲心。大師在沒有出家之前,是掌管稅務的官吏,常常把國庫裡面的錢拿出來放生,最後被人發現判處死刑。大師面不改色,甚至認為一己之命換得千千萬萬的命,實在值得!國王深憫其心,於是免除死刑,更護持大師成為一代國師。

  「慈悲」除了能成就個人,恢復本具清淨;同時也能幫助大眾,讓世界更加祥和,確為自利利他的成佛根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回覆 引用 TOP

金剛經第六說:金剛行-應無所住




  學佛之徑為:信、解、行、證。能循徑而往,才是「真」信佛!「真」學佛!什麼是「真」信佛?什麼是「真」學佛?

  第一、一心以佛為師,全無懷疑。
  第二、真誠理解經義,學佛知見。
  第三、將所聞、所思、所修如實行於生活。

  那麼如何是「金剛行」?如何讓《金剛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直截而言,就是四個字──「應無所住」。

  「應」有指導、勸勉之義,顯現 佛教化大眾的慈悲與期盼。「住」就是「執」,就是「看不破、想不開、放不下」。所以「應無所住」用現代話來說就是「不要執著」。

  「執著」是痛苦的根源,而且執得愈深,痛得也愈深!財色名食睡,世人多愛之,古往今來傷了多少性命、壞了多少家庭?縱使一生享用不盡,待得眼睛一閉,又有何人曾經帶走?回頭想想:世人所愛、所貪、所執,不但不樂,而且
苦得徹底啊。

  再說父子天倫、夫妻恩愛、知交之情也是世人殷殷所盼。種善因、聚善緣、建立幸福家庭,當然值得羨慕與鼓勵。可是,總有不得不說再見的一刻,最終愛得愈重,哭得愈慘,終歸還是一個「苦」字。

  只有看破了、想開了、放下了,不再執著了,才能掙開煩惱的枷鎖,也才有機會得到真正的解脫與自在。

  周利槃陀伽尊者生性愚鈍,怎麼教都學不會,最後 佛陀教他只要銘記「掃塵除垢」這四個字。於是尊者時時刻刻都提醒自己「掃塵除垢」,久而久之,塵垢掃盡了,什麼都不掛心了,最後連「掃塵除垢」四字也都放下了,結果心無所住,智慧於是生起。

  又如當代高僧 淨空法師常舉的例子:民初,諦閑法師有一位徒弟,在出家前是一位補碗碟的「鍋漏匠」,因為體認世間是苦,所以決定四十多歲才出家。鍋漏匠沒有讀書,也不識字,於是法師教他專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此後鍋漏匠一心唸佛,經過三年的時間,到得一切放下的境界,然後往生極樂。

  可知「無所住」,就能「無所礙」。不過對多數人而言,這門功課確實「知易行難」,要有頓悟頓醒的勇氣與決心不大容易,至少也要提醒自己漸漸放下,就如尊者與鍋漏匠一般,能夠堅持精進,就能破障除迷。

  要能「應無所住」,可以從二個角度設想:

一、「深信因果」:如是因,如是果。不管吉祥禍福恩怨情仇,皆有遠源近因,強求不來,強去不得。真明白了,就不惱了。

二、「隨順因緣」:既知因果不昧,就好好對待生活的每個遭遇:處順境,不貪愛;處逆境,不怨懟。處善處惡都隨順,則如《心經》所言:「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應無所住,放下執著!看得破,想得開,放得下,就是金剛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回覆 引用 TOP

金剛經第七說:無私利眾,去障成佛




金剛心是慈悲心。
  金剛行是應無所住。
  可知覺悟關鍵繫乎一「心」。

  「真」心無礙,轉迷為悟,明心見性,佛果可期;
  「妄」心成障,執迷難悟,煩惱重重,苦轉不已。

  當代高僧 淨空法師將妄心略分「妄想」、「分別」、「執著」三類。《金剛經》的大義即在掃除妄心,去障成佛: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

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教導我們不要有妄想;「無我、我人、無壽者、無眾生」就是教導我們不要有分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教導我們不要有執著。少一分妄心,多一分真心,這也是修行路上最重要也最不簡單的功課。

  要長持去妄存真的信念,最好的方法就是發下──無私利眾──的大心。如果心心念念都是為了大眾的利益,沒有半絲半毫謀求一己的好處,哪裡會有妄想、分別、執著?

  昔時,佛陀還是修忍辱的修行者,歌利王故意施以凌遲,考驗 佛陀的修行功夫。雖然一片肉一片肉被割下了,佛陀還是沒有一絲怨念,甚至還發願「如果成佛,第一個先度歌利王。」如此忍辱!如此慈悲!教人十足讚嘆!

  佛陀怎麼做到的?如果稍生一點點妄心,不只壞了自己的修行,更別說有機會渡化歌利王了。原因無他,就是因為 佛陀真真切切做到了「無私利眾」!

  一心利眾,就能無私;無私就能化解分別;沒有分別就能放下執著;沒有分別、執著,就能泯除妄想。妄心消除了,真心湧現了,真心就無礙,無礙便成佛。

  「無私利眾,去障成佛」──這是《金剛經》的大義,也是所有修行者恆久堅持的精進資糧。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回覆 引用 TOP

金剛經第八說-不執文字的智慧與考驗




有很多人讀《金剛經》的理由和有很多人不讀《金剛經》的理由是一樣的:「妙不可言的文字安排:非~,是名~」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 故名一切法。
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
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如果讀《金剛經》只是研究文字的邏輯,卻不學習其中真義,那是非常可惜的;如果不讀《金剛經》只是因為覺得饒舌,同樣非常可惜。

  其實 世尊如此說法,有著很大的慈悲。多數人在生活中往往習慣「有」或「沒有」,最後不知不覺就落入「執著」的迷障了,其實執於「有」或執於「沒有」都不是正確的。

  為什麼?因為「無常」。

  有句話說得好「世界上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比如說桌上擺了個杯子,這一刻可能裝滿了水,下一刻也許什麼都沒有;或者現在裝的是蘋果汁,待會盛的是熱咖啡。那麼杯子裡到底是「有」?還是「沒有」?

  為什麼「無常」?因為「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曾經聽過這麼個比喻:人生是一段經過許多車站的旅程。每到一個站就有人走進你的生命,同時也有人離開你的生命。你從來不知道誰會走進自己的生命,因為這段相聚之緣可能結於五百年之前;也無從得知誰會在何時離開自己的生命,因為每一次相聚各有緣深緣淺。

  「聚散有時,人生無常」--這就是世間的真相,執著又有甚麼用?所以《金剛經》教我們通通放下,這些「非~,是名~」的語句安排正啟示著「不執文字的真實智慧」。

  「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說明:實相就是本來具足的清淨,只有不執著世間的花花表相,才能恢復本具的清淨。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說明:心不動念就沒有分別,為了分別而動了心,反而會落入分別相。

  「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說明:諸法萬相都是因緣和合,大眾應有此認識,隨時保持內在清淨,不隨表相浮沉。

  由上引數例可知 世尊演說《金剛經》就是為了讓大眾明瞭世間的真相就是「無常」,如何在變動不居的世界精進提升亦是《金剛經》的核心意義。簡單來說,可以歸為八字:

  「內不動念,外圓諸緣」

  「內不動念」:保持本具清淨,不因外在境界生起妄心。不起妄心,即保真心,就能恢復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佛性。

  「外圓諸緣」:各種遭遇皆有因緣,善緣也好,惡緣也罷,提醒自己常養「慈悲心」,念念無私利眾,讓每一段緣分都能終於圓滿。

  「修行」不是坐談而已,而是能平和地面對生活的各種境遇,窮通好壞都不會影響內在的安定,接著學習以積極、正向的方式對待所有人事物。就如一泓淨水,雲來有影,雲去無痕,凡事清清楚楚,沒有絲毫罣礙。這就是《金剛經》的精神,也是「明心見性」的要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回覆 引用 TOP

《金剛經》法句探索01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沒有目標,就無法前進!
  
  學佛亦然,如果不明白為什麼學佛?學佛又是為了什麼?最後可能東奔西走,徒勞無功。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漢譯「無上正等正覺」,簡單來說就是「清淨自性」。清淨自性不是向誰求來的,也不是誰給得起的,而是每個人本來就有的,可惜受到層層染污,讓大眾把假的當真了,又把真苦當成享樂。

  學佛的目標就是「恢復清淨自性」。去了一分染污,就多了一分清淨;清淨的心就是沒有妄念的真心,即便身處濁泥,依舊是不染纖塵的白蓮。白蓮清淨自無瑕,更綻清香與世人。

  為什麼學佛?恢復清淨,邁向成佛之道。
  學佛為什麼?找回自我,幫助大眾解脫。

  真要學佛,其實不難,就先從當個「善人」做起。學佛人要先做好的就是《淨業三福》:

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更簡單的就是時時記住:發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應住的是真心,降伏的是妄心。真心出來了,妄心就下去了;妄心下去了,真心就出來了,二者並輔並進,一揚一抑,漸漸道長魔消,清淨自然現前。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正是《金剛經》所要教導大眾的「成佛之道」,更是所有學佛人無時無刻應該惕警的!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回覆 引用 TOP

[隱藏]
《金剛經》法句探索 02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降妄顯真」是成佛之路,發心不容易,持恆更不簡單。誠如《四弘誓願》所示:「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想要徹底降伏妄心,常住真心,就要勇敢持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自己精進,才有渡眾資糧;無私利眾,才是真正慈悲。我們知道自己迷了,所以努力化迷為悟;看到別人迷了,也該伸出援手,導引迷途返正,大家都能覺悟了,都願意生起「自渡渡他」的大心,就是真學佛,就真有機會成佛。

一、何謂「無餘涅槃」?何謂「滅度」?

  「無餘」就是「沒有煩惱習氣」。「涅槃」就是「圓滿清淨」。「滅」諸煩惱,「度」脫生死,除一切障,成一切德。所以「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就是幫助眾生「恢復本來清淨,成就無上佛道」。

二、如何「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

  誠勸眾生信佛,除障積德,清淨成佛。
  誠勸眾生學佛,拔眾生苦,與眾生樂。
  誠勸眾生行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誠勸眾生明瞭「因果不昧」、「隨順因緣」,不為世間萬相迷惑。
  誠勸眾生勉力「親近明師」、「勤讀經典」,精進不懈修福修慧。

  殷殷勸說,無怨無尤,多一佛種,少一凡夫。渡人出迷,莫大功德。

三、何謂「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六祖慧能:「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眾生萬類,佛性則一,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佛是已悟眾生,眾生是待悟之佛。覺悟了,不迷了,一切等無分別,哪裡還有眾生呢?

  再者,欲成佛果,必修六度萬行。六度以布施為先,「布施」即「協助眾生離苦得樂」,根本目的則為──「引入成佛」。最為殊勝的布施就是做到「三輪體空」:施空、受空、施物空。更白話地說:不要執著誰布施、不要執著布施誰、不要執著以何布施。不要執著,就能放下,放下就沒有煩惱。所以布施一定要保持清淨心,絕不貪想又渡了誰?又渡了幾個人?因為一念生貪,眾魔紛至!

  「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二句話就是啟示大眾:

1.眾生皆是佛,生佛本不二,一迷一覺悟,佛成眾生滅。
2.修行在於「無私渡眾」,無有絲毫驕慢之心,否則福德雖在,心已染污,離成佛之道恐將漸行漸遠。

四、「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菩薩自覺覺他,無私利眾,持善布施,無不能捨。捨去名聞利養,亦捨去貪瞋痴迷,能捨、願捨,最終捨去執著。不再執著,就無妄想、分別,所謂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等世間萬相全都捨盡無餘。了無罣礙,清淨現前,是為菩薩修行之大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回覆 引用 TOP

《金剛經》法句探索03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一、成佛大道--離相布施

  「布施」是六度萬行的總要,也是修行成就的資糧。布施可略分為三:

一、財 施:布施生活資源,利益眾生免飢寒苦。
二、法 施:布施生命智慧,利益眾生轉迷為悟。
三、無畏施:布施正向能量,利益眾生無有恐怖。

  於外,布施解眾生之苦,與眾生喜樂。
  於內,布施化貪愛之心,去執著之迷。

  最圓滿的布施莫過於「離相布施」,不執著色、聲、香、味、觸、法等世間萬相,心中沒有半絲牽掛--施空、受空、施物空。「完完全全都是出自真誠,實實在在沒有半點妄求」,這就是 菩薩的廣大心量,這就是佛教導大眾的正知正見。布施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亦是,無量諸善亦復如是。

二、「福德不可思量」的慈悲與深意

  布施是福田種子,成佛根源。布施愈真誠,心量愈寬廣,福報就愈殊勝。
世尊開示「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有其無盡慈悲與深意。

(一)因果不昧,不執善惡

  布施得福:財佈施得財富,法佈施得聰明,無畏佈施得健康長壽。大心菩薩行布施以修清淨,未曾計較回報。不過對於未發心或初發心的大眾來說,持善布施多少是為了求得福報。雖然「有所求」就「有所障」,不過「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所以 世尊苦心勸說行善得福,因為這是接引眾生的第一步。

  種惡因,得惡報,苦不堪忍,不勞多言;
  種善因,得善報,雖是美事,尤須謹慎。

為什麼?因為「逸豫足以亡身」!受用福報,順心如意,較之身陷逆境,更易迷不自知,而有失足之恨,甚至積久功果旦夕瓦解!

  業報有時,流轉無窮,執善執惡,究竟皆苦。六祖嘗言:「不思善,不思惡。」正是啟示大眾:「布施利眾生,善惡自隨緣。心淨莫思量,是為真修行。」

(二)著相有漏,離相清淨

著相布施,有求可應,報盡有時,或生貪愛,得不償失。
離相布施,不生他念,去執清淨,福慧俱長,不可思量。

(三)遇事隨緣,無事掛心

  《金剛經》教導「不住於相」的大智慧,「相」就是「世間種種現象」。以福德而言:貪求福德,不好,因為福來福去皆是緣,想要緊抓不放,無異抽刀斷流,只是白忙一場;否認福德,也不好,因為因果分明,行善自然得福,刻意遮眼不看,同樣落於偏執。

  世事是相,福德亦是相。真正做到「不住於相」,就是「遇事隨緣,無事掛心」,只管做該做的,走該走的,不明白怎麼走,多讀經、多親近善知識,智慧自然現前,路就不會走偏。

  福來了,就安心領受,以惜福之心繼續為眾生造更多的福,如此乾乾淨淨、自自在在,不單福德受用不盡,更能慢慢找回本來的清淨!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回覆 引用 TOP

《金剛經》法句探索 04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一、釋「虛妄」



  虛則不實,妄則不真。



  「虛妄」是「不真實」,不是「沒有」,也不是「0」。隨緣生滅,並非恆常,故名「虛妄」。

  

  譬如一塊黃金,可以製成金佛像、金戒指、金茶杯、金項鍊……,不論製成何種形式,都有改變再製的一刻。現在的金戒指,未來可能成了金項鍊;現在的金項鍊,過去也許是只金茶杯。



  不變的唯有本質--金。



  會變的則是各式各樣的形式,既然隨時而變,哪有真實可言?不過虛妄,執著何益!



  昔者,寒山大士遊化人間,看見一戶人家大開婚宴,座上賓客歡歡喜喜,只有大士哭哭啼啼。人問其故,大士才占出一詩:



   六道輪迴苦,孫子娶祖母;

   牛羊為上座,六親鍋內煮。

   女食母之肉,子打父皮鼓。

   顛倒出輪迴,不食眾生肉。



足見大眾迷於虛妄,多行顛倒,令人感嘆!



二、釋「見諸相非相」



(一)見諸相



  人的痛苦、迷惑皆源於「執著」。



  執著「有」,就會被五欲六塵緊縛,心隨境轉,無有安定,就像踩滾輪的黃金鼠胡踩亂踏,不過瞎忙一場;執著「無」,就如枯葉朽木,看似心如止水,實則毫無生機,白白浪費難得人身。



  世間萬相雖是虛妄,卻可藉之了悟因果業緣,如果不肯用心、不願觀照,就算皓首窮經,閉關修行,恐怕仍難得力。



  馬祖道一禪師認真修行,曾經整天都在蒲團打坐。南嶽懷讓禪師見狀,便撿起一塊磚頭,用力在石頭上磨了起來。打坐中的馬祖聽聞磨磚聲響,就開口問說:

「和尚磨磚作什麼?」南嶽回答:「磨磚作鏡。」馬祖淺笑:「磨磚豈能作鏡?」南嶽回應:「磨磚不能作鏡,打坐豈能成佛!」馬祖聞言,當下大悟。



  所悟為何?修行在生活--「看世間相,修清淨心」。



  身能處世,心能出世,識遍紅塵苦,始得道心堅。





(二)非相



《紅樓夢.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書中又言:「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了」就是「放下」,放下就自在,自在便是「好」。



  功名、金銀、姣妻、兒孫都是一時之緣,終將散之無常。「無常」就是人生真相,看明白了,就曉得:「誠信因果莫造業,隨順因緣不執著。」



  見得「諸相」,悟得「非相」,紅塵濁濁,與我何干。



三、釋「即見如來」



  「如實平等」:行佛知見,全無分別,謂之「如」;

  「本隱今顯」:去妄顯真,找回清淨,謂之「來」。



  「即見如來」有二層涵義:一則體悟佛意,成為真正的佛弟子;二則找回真心,清淨成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回覆 引用 TOP

《金剛經》法句探索 05




  「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身在此岸是愚妄,願修清淨登彼岸;此行多遇萬重浪,佛法為舟渡迷障。」

  眾生根性各有差別,為使凡夫轉迷為悟,佛開示了三萬六千法門,企盼眾生隨順各自因緣,契入清淨自在的佛地。

  有法才能行,無法行不通。「法」是開展慧命的鎖鑰,修行人對「法」宜有三階段的漸次提升。

一、「求法」:

  求得正法才能行得正路,行得正路才能邁向清淨彼岸。判別「正法」有三個簡要的標準:

(一)為大眾,不為個人:

  即「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之謂也。

  「損人利己」是不可為,也是不可能的。損人是惡因,如何得善果?又今日我損人,他日人損我,冤冤相報,糾葛難了,非但無法利己,更是誤己惡業。

  利人才能利己,種善因得善果本是自然,人人互利便是吉祥人間。是以「為大眾,不為個人」才是正法。

(二)修自己,不修別人

  其一、修行者不以外境動心,不論順逆喜悲,皆能明白箇中自有因緣。處順不驕慢,更知惜福;處逆無怨尤,自省精進。六祖曾言: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質而言之,真正的修行從自己開始。

  其二、修行沒有例外,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任何境界的提升,只有靠自己去探索,就算佛也替不來的。從另個方面來說,如果遇著任何一個法門,可以無端賜人功德,或者加持就能解脫,多半不是正法!

(三)求智慧,不求名利

  名利有盡,智慧無窮。修行者明白名利終了,又是新一輪的糾纏:有可能利慾薰心,蒙蔽了本有清淨;有可能福盡禍來,悲喜縈繞難以自持。

  只有探求解脫生死的智慧才是修行的最大意義:不被煩惱綁架,身心恆保自在,還有比這個更殊勝的人生價值嗎?

二、「修法」

  修法最要緊就是「平常心」,未得之前是平常,既得之後亦平常。高談闊論僅僅口頭功夫,好聽好說卻未必能有好成就!常言「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就是強調實修才能帶來真正的利益。

(一)「用心生活」

  生活是道場,每一種境遇都是一門功課,唯有認真面對、積極因應、勇敢放心 ── 用心生活,即是修行。

(二)「老實去做」

  修正法──發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意、口、身保持清淨,隨順諸緣,不生妄心,再壞的遭遇都不會動搖修行的願心,再好的境界也不會生起驕慢的邪念,只管老老實實做好該做的事,就是實實在在的修行。

三、「捨法」

  「捨」不是「拋棄」,而是「不執著」。

  有「捨」才有「得」,捨去執著,得到自在。修行亦如是,安於法中,無執無妄,行住坐臥皆不離於法,不執法與非法,沒有分別與對立,自然障銷業解,清淨漸現。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回覆 引用 TOP

《金剛經》法句探索 06




    「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金剛經》是無量法門的成就關鍵,全經要義就是四個字:「無住生心」。

(一)無住:

  「無住」就是「不執著」。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萬相生滅有因有果,所以無法執著,執著也無用。如果勉強執著,最終只得一字「苦」。

  以世間大眾來說,古今中外出了多少豪傑,別說留住嬌妻兒孫功名利祿了,就連自己的生命可曾留得!

  從發心修行來談,修行是為了恢復纖塵不染的清淨心。如果還有這麼一些些、那麼一些些,不管是好,還是不好,都是需要超越的障礙。

  從前有一位名叫金碧峰的高僧。皇帝送給他一個紫金缽,他就對紫金缽起了貪愛。由於他的禪定功夫已經到達無念的境界,只要一入定,任何人都找不到他。

  一日,他的陽壽將盡,閰羅王就派了二個小鬼來找他,可是東尋西找,就是找不到。二個小鬼就去找土地公幫忙,土地公對小鬼說:「金碧峰已經入定了,你們是沒辦法找到他的。金碧峰只愛他的紫金缽,如果你們找到他的紫金缽,輕輕彈三下,他自然就會出定。」於是二個小鬼找出紫金缽,輕輕彈了三下。

  當紫金缽一響,果然金碧峰出定了!他說:「是誰在碰我的紫金缽?」小鬼就說:「你的陽壽盡了,現在請你到閰王爺那裡報到。」金碧峰心想:「糟了!修行這麼久,還是不能了脫生死,都是貪愛紫金缽害的!」

  接著他跟小鬼商量:「臨走之前,可以讓我摸摸最愛的紫金缽嗎?」小鬼敬仰金碧峰的修為,就答應他的請求。金碧峰一拿到紫金缽,馬上把缽摔個粉碎,
然後,雙腿一盤,又入定去了。任二個小鬼再怎麼找,也找不到他了。

  最後,金碧峰留贈一詩給二個不知所措的小鬼:「若要捉我金碧峰,猶如鐵鍊鎖虛空;虛空若能鎖得住,再來抓我金碧峰。」

  可知任憑修為再高再深,只要有一絲罣礙,還是要落入生死輪迴,繼續苦轉。只有放下執著,什麼都能「捨」,才有機會「得」到清淨的佛果。

(二)生心:

修行者不動心,不隨外境而動心。
修行者發大心,一心無私利大眾。

  有一位金代禪師非常喜愛蘭花,在弘法講經之餘,花了許多工夫栽種蘭花。有一次他打算外出雲遊,臨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顧蘭花。弟子們謹遵師命,十足用心的照顧蘭花,卻在某次澆水的時候,不小心碰倒蘭花架,所有蘭花散了滿地。弟子們非常恐慌,打算賠罪領罰。

金代禪師回來了,聞知此事,便召集弟子們,不但沒有責怪,反而說道︰「我種蘭花,一來是希望用來供佛,二來也是為了美化寺裏環境,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金代禪師為什麼不生氣?因為他不執著:擁有時就珍惜,失去了就隨緣。
  金代禪師為什麼不執著?因為他的蘭花不是為自己而種,而是為大眾而種。
  
  無住生心,生心無住。此即是佛,佛即是此!

(三)蓮花的啟示-無住生心:  

  「蓮花」是清淨的象徵,原因之一就是「出淤泥而不染」。「出淤泥」就是
走入生活,觀照萬相,知世間苦,解眾生難,生出自化化他,自渡渡他的無私大心;「不染」就是不執著花花萬相,悲喜得失皆無動於衷。

  「蓮花」給予大眾的啟示就是-「無住生心」,如實受持者,必有花開見佛之日!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回覆 引用 TOP

[隱藏]
《金剛經》法句探索 07




「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佛與凡夫的距離就在迷悟一間:一念覺就是佛,一念迷即凡夫。
  
  障礙減一分,清淨增一分,功夫的深淺決定境界的高低。境界只是一個相,再高也不能執著,一執著就麻煩了。古大德說:「佛來斬佛,魔來殺魔」,真實的意思是提醒大眾:好境界不要管,不好的境界也不要管,只管無掛無礙,乾乾淨淨。

  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都是修行有成的境界,也是轉凡成聖的里程碑:能放下所有境界相,持續精進提升,必能成佛作祖;被好境界迷住了,心底開始動了驕慢的念頭,前功可能盡棄,甚至有入魔之憂。

  所以 佛提示大眾要能「證果離相」,有成就很好,更重要的是保持清淨,才能精益求精,證得佛果。

  唐代悟達國師深受皇帝景仰,因而心生傲慢心,其後膝上長出人面瘡,痛苦難忍,幸蒙 迦諾迦尊者調解,最終化險為夷。悟達國師深感慚愧,於是寫成《慈悲三昧水懺》,協助大眾真心悔過,銷解冤業。

  人面瘡由何而生?原來悟達國師過去世為西漢的袁盎,人面瘡為晁錯。二人同朝為官卻多有不合,最後在袁盎的建議下,皇帝下令腰斬晁錯。晁錯心有不甘,累世跟著袁盎伺機報復,因為袁盎數世以來持戒謹嚴,有護法神保護,所以晁錯一直找不到報仇的機會。直至此世擔任國師,因為一念不淨,才有可趁之機。

  從這則故事可以知道業力追討避無可避,即便事經千年,仍然難逃報應。更值得警惕的是:就算累世修行,只要一念不純,就有可能招致禍患!

  有了成就猶不得著相,更何況修行功夫還不到家,更加教人擔憂:

  有一位修行者,只要參禪入定就會遇到一隻大蜘蛛來干擾,於是他趕緊求教師父。師父指示:如果蜘蛛再來,你就在牠的肚子上畫一個圈圈做記號,看看牠是何方的怪物!修行者聽了以後,就依照師父的指示去做,當他在蜘蛛的肚子畫了圈圈後,蜘蛛就走了,他也安然入定。待他出定一看,赫然發現那個圈圈在自己的肚子上,原來一直干擾自己的就是自己!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楞嚴經》:「行人稍有執著,便失正見,即入魔途,求升反降,甚至墮入泥犁。」在在皆在提醒:

  「放下一切境界妄想,清淨才是真正修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回覆 引用 TOP



伸延閱讀
[按此隱藏 Google 建議的相符內容]
 提示:支持鍵盤翻頁 ←左 右→ 發新話題發佈投票
請先登入
小貼士:
依家可以用“@”tag會員啦!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Uwants.com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Uwants.com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Copyright © 2003- Uwants.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